一、播种育苗
春季空心菜的播种期因地区而异,在长江流域可在3月播种.由于种子的种皮厚而硬,一般需要15天以上方可出苗,湿子也需要10天才出苗,加上此时温度较低,出苗一般不是很整齐。如果采用催芽播种,则3-4天即可出苗。根据上述特点,在春季栽培上,一般用三种种子混合播种,或者分层播种,这样可根据出苗期的迟早、秧苗生长快慢的不同,可分批采收、分批定植,充分利用温床的有利条件,延长温床的使用时间,并可延长采收期。
育苗与采收相结合的栽培方式,一般每个标准大棚用种子10千克,其中干子、湿子、催芽的种子各三分之一.种子催芽的方法是先将种子在清水中浸种24小时,然后在30℃的温度下催芽,经3-4天,约30%种子露出胚根时播种.这样将干子、浸种24小时的湿子以及经催芽的种子混合后撒播或分层播种,播种后覆盖2-3厘米厚的营养土,并撒稀疏稻草、覆盖地膜,密闭大棚,在温床上还需搭建小拱棚,用于夜间保温,确保大棚内的温度在25-30℃。
播种后3-4天,经催芽的种子开始出苗,这时应及时揭去畦面覆盖物.当苗高3厘米左右时,要注意苗床水分,保持湿润状态,夜间应加盖覆盖物,避免冷害.播种后40天左右,当苗高13-20厘米时,即可间苗采收,也可定植于大棚内使其继续生长。
二、定植
定植前15-20天即应整地、施基肥和覆盖薄膜.一个标准大棚可作3-4畦,也有作2畦的情况,沟宽35厘米.结合整地,每个标准大棚施腐熟堆肥1500-2000千克。
当苗高10-15厘米时,即可定植.定植密度与栽培方式有很大关系,株行距一般为16-20厘米,每穴2-5株,定植后浇定根水,并覆盖薄膜保温保湿。
三、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定植还苗前应密闭大棚,夜间需要采用多层覆盖.缓苗后,晴天中午应适当通风,保持25-30℃的大棚温度,夜间仍需覆盖保温.3月中旬后,可逐渐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可拆除小拱棚,4月中旬前后,可拆除大棚裙边。
2、肥水管理:空心菜的整个生长过程均应给予湿润的土壤环境,须及时补充水分.为促进植株生长,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及时追肥.追肥可用稀薄人粪尿为主,必要时可配施速效氮肥(如尿素,浓度控制在0.4%以内).通常每5-6天须浇水一次,15天追肥一次。
3、使用生长调节剂:生长期内,可用5毫克/升(百万分之五)的赤霉素喷洒叶片,以促进茎叶生长,一般可间隔20天喷施一次。
四、采收
一次性采收或苗床内间苗采收的蕹菜,可在植株高13-20厘米时采收;定植的植株,可根据市场行情在株高30厘米左右时开始采收,采收时,在植株基部保留2-3节,以促进分枝的萌发,提高产量;在采收3-4次后,基部保留1-2节,以防分枝过多,茎秆、叶片细小,影响产量和品质。
蕹菜分旱栽和水植两种栽培方式。北方以旱栽为主;南方旱栽、水植并存。早熟栽培以旱栽为主,中晚熟栽培多数水植。
1、旱蕹菜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与定植:旱蕹菜可露地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华北地区圳地播种一般在4月中旬前后陆续进行,可一直延续到8月份。若利用保护设施,播种期可提前。露地直播采用条播或点播,行距30厘米--35厘米。点播穴距15厘米--20厘米,每穴点种子2、3粒。直播亩用种量10千克左右,当苗高3厘米左右便可分批进行间苗,最后按15厘米--20厘米距离定植。
育苗移栽多采用平畦育苗,撒播。每亩苗床用种量18千克左右,可定植10--15亩。
蕹菜种子种皮厚而坚硬,吸水慢。早春气温低,出苗缓慢。如遇低温多雨天气,容易造成烂种,所以应于播种前浸种(约浸24小时)催芽,播后盖细土1厘米厚,以利种子出芽和扎根,并覆塑料薄膜提温保温,待苗出土后撤摸。5--7天后出苗。当苗高15厘米--20厘米时分批取大苗移栽定植。定植株行距为15厘米--20厘米左右,每穴1--2株。
(2)无性扦插:凡是不能开花结实的品种,只能进行无性扦插繁殖。蕹菜易发不定根,故无性繁殖易成活。具体方法不一。有些地方是将前一年留好的种蔸直接栽植于大田,幼苗长出35厘米以上时进行压蔓,以便再发新根,促发新苗。以后经常压蔓,直到布满全田,再分期分批采收上市或移栽。也可将前一年留下的藤茎置于20℃--25℃的温暖苗床催芽,苗高10厘米--20厘米时扦插在背风向阳、温暖肥沃的土壤之中,以扩大繁殖系数,然后扦插于本田。
(3)肥水管理:旱栽宜选择地势低,土壤湿润而肥沃的地块栽培。定植活棵后,除要中耕除草,以利提高地温外,还要施追肥。定植1个月后,进入夏季,气温升高,植株生长迅速,需肥需水量大,要勤追肥、勤奋浇水。肥料以追施衡薄人粪尿和速效氮肥为主,追肥浓度不能过高,以免烧苗,应掌握称轻后重的原则。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尤其是高温干旱季节,要勤浇水、浇足水。为促使茎叶迅速生长,提早采梢上市,可用20ppm赤霉素对幼苗进行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共进行2--3次。
2、水蕹菜的栽培技术
水蕹菜有浅水栽植和深水浮植两种。
浅水栽植是利用浅水田或浅水塘栽培。栽前先将水放掉,进行整地、去除杂草,然后扦插。插条长约20厘米,按26厘米左右间隔距离斜插入2--3节,深度3厘米左右,种秧叶露出水面即可。扦插后,为提高土温、利于发根成活,水层不宜过深,一般以保持6厘米--9厘米为宜。
深水浮植的方法是将蕹菜秧按15厘米左右的距离,编在发辫的藤蔑或稻草绳上。为使绳子两面的重量相等,要将种秧的头尾相间旋转。藤蔑或草绳长10米粉3米,两头做成圆圈,套在塘边的木桩上。这样,种秧便可随水面升降而上下浮动。为了便于管理,藤蔑或草绳在水中的排列方式可采取大、小行。大行两绳之间相距1米,小行两绳之间相距30厘米。
水蕹菜的管理简单,在水质比较肥沃流水处,植株生长良好,一般多不施肥。而在缺肥的死水处,则应施肥。下水时温度高,每10--15天采收1次,天凉后,隔20多天采收1次。采收方法同旱蕹。浮水栽植的蕹菜植梢肥嫩,但因不便施肥,一般产量不高。到生长后期茎叶衰老,而秋季叶菜种类已多,可放任生长,作青饲料用。至霜降以前采收完毕。
上一篇: 发生玉米干腐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
下一篇: 如何防止番茄秧苗徒长,徒长苗怎样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