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戊唑醇的作用? 其他

戊唑醇的作用?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农药杀菌剂戊唑醇制剂有DS、EC、ES、EW、ES、GE、SC、SE、WG、WP、WS。具体如2%干拌剂、2%湿拌剂、6%胶悬剂、25%水乳剂、43%悬浮剂。

作用机理与特点

戊唑醇具有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能迅速被植物有生长力的部分吸收并主要向顶部转移。不仅具有杀菌活性,还可促进作物生长,使之根系发达、叶色浓绿、植株健壮、有效分蘖增加,从而提高产量。

戊唑醇适宜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粱、花生、香蕉、葡萄、茶、果树等。

防治对象

农药杀菌剂戊唑醇可以防治白粉菌展、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如小麦白粉病、小麦散黑穗病、麦纹枯病、小麦雪腐病、小麦全蚀病、小麦腥黑穗病、大麦云纹病、大麦散黑穗病、大麦纹枯病、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大豆锈病、油菜菌核病、香蕉叶斑病、茶饼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和葡萄灰霉病等。

使用方法

戊唑醇主要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雾。以250~375g(a.i.)/hm2进行叶面喷雾可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及麦类赤霉病等,若以20~30g(a.i.)/t进行种子处理,可防治腥黑粉菌属和黑粉菌属菌引起的病害,如可彻底防治大麦散黑穗病、燕麦散黑穗病、小麦网腥黑穗病、光腥黑穗病及种传的轮斑病等。用125g(a.i.)a/hm2喷雾,可防治花生褐斑病和轮斑病,用l00~250g(a.i.)/hm2喷雾,可防治葡萄灰霉病、白粉病以及香蕉叶斑病和茶树茶饼病。

混用戊唑醇可以与其他一些农药杀菌剂如抑霉唑、福美双等制成杀菌剂混剂使用,也可以与一些杀虫剂如克百威、甲基异柳磷、辛硫磷等混用,制成包衣剂拌种用以同时防治地上、地下害虫和土传、种传病害。任何与杀虫剂的混剂在进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混用试验,以确认其安全性与防治效果。

戊唑醇具有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能迅速被植物有生长力的部分吸收并主要向顶部转移。不仅具有杀菌活性,还可促进作物生长,使之根系发达、叶色浓绿、植株健壮、有效分蘖增加,从而提高产量。

戊唑醇适宜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粱、花生、香蕉、葡萄、茶、果树等

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青岛浩瀚高科专家组与新西兰技术专家研究发现:与所有的三唑类杀菌剂一样,戊唑醇能够抑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目前戊唑醇在全世界范围内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杀菌谱广,不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戊唑醇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其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60多种作物上取得登记并广泛应用。该品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杀死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