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线虫以虫瘿混杂在麦种中传播。虫瘿随麦种播入土中,休眠后2龄幼虫复苏出瘿。麦种刚发芽,幼虫即沿芽鞘缝侵入生长点附近,营外寄生,为害刺激茎叶原始体,造成茎叶以后的卷曲畸形,到幼穗分化时,侵入花器,营内寄生,抽穗开花期为害刺激子房畸变,成为雏瘿。灌浆期绿色虫瘿内幼虫迅速发育再蜕3次皮;经3-4龄成为成虫,每个虫瘿内有成虫7-25条。雌雄交配后即产卵,孵化出幼虫在绿虫瘿内为害,后虫瘿变为褐色近圆形。2龄幼虫休眠于内。一个虫瘿内有幼虫8000-25000条。干燥气候,幼虫能存活1-2年。该线虫是小麦蜜穗病病原细菌(Corynebacterium tritici)侵入小麦的媒介体。该线虫除侵染小麦外,还可侵染黑麦、大麦和燕麦。发病轻重与种材料中混杂的虫瘿量和播后的土壤温度。土温12-16℃,适于线虫活动为害。沙土干旱条件发病重,粘土发病轻。
(1)加强检验 防止带有虫瘿种子远距离传播。(2)建立无病留种制度 设立无病种子田,种植可靠无病种子。(3)清除麦种中虫瘿 清水选 麦种倒入清水中迅速搅动,虫瘿上浮却捞出,可汰除95%虫瘿。整个操作争取在10分钟内完成,防止虫瘿吸水下沉。盐水选用20%盐水汰除虫瘿较清水彻底,但事后要用清水洗种子。硫酸铵液选法 用26%硫酸铵液汰洗即可。(4)实行3年以上轮作 防止虫瘿混入粪肥,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5)药剂处理种子 用50%甲基对硫磷或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量0.2%拌闷种子。每100kg种子用药200g对水20kg,混匀后,堆50cm厚,闷种4小时,即可播种。(6)药剂防治 用15%涕灭威颗粒剂每667m237.5-100g或10%克线磷200g、3%万强颗粒剂150g。
上一篇: 羊传染性脓疱的临床表现?
下一篇: 如何治疗枣树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