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应讲究科学性。对用药的时间、环境等都有要求。有时要根据病害虫害特性确定用药时期,如小麦白粉病应在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及时用药。有时要根据药的特性确定用药时期。麦蚜防治近几年改用吡虫啉,用的时间应掌握比有机磷的要早2~3天。对棉盲蝽象,由于它的发生隐蔽,不仔细观察,田间是只见危害不见虫,而且它的转移危害性特别强,因此防治提倡“治早治了”的策略,当虫量达到每百株2头时进行防治。
还要看天施药。冬季连阴天时,如果在可能发病之前用些烟剂作为预防,如百菌清、速克灵烟剂晚间熏棚,可降低发病率。而雨季施药应注意药的耐雨水冲刷力,施用防治疫病的10%的科佳悬浮剂2个小时后再遇雨不会影响药效,但大多数的药要求施用后4小时遇雨要补喷。
为保证正常发挥药效,用药时还要了解不同药剂对温度的要求,啶虫脒需要25℃以上使用最好,吡虫啉高于15℃可保证药效。秋季化学除草,要求白天温度达到10℃以上,所以冀中南使用时期大致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
还要正确掌握害虫活动规律,在活动最盛、最暴露的时期用药。盲蝽象由于高温阶段会躲到植株下部或草丛中,因此应在一天中相对凉些的清晨或傍晚用药。而冬前发生的小麦红蜘蛛每天活动到叶上的时段是一天温度最高的中午,因此用药一定是在中午12点~14点,才能使药液直接喷到红蜘蛛身上。
上一篇: 玉米穗腐病怎么治?
下一篇: 矿物质对兔体有什么营养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