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茄子定植后在南方雨季田问管理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其他

茄子定植后在南方雨季田问管理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定植应选择晴天的上午进行。定植方法是水稳苗。在预先浇过底水的浅沟内按40~45 cm的距离挖穴,两行穴要相互交错,挖穴后点水随即摆苗,待穴内水全部湿透土坨并无明水时拥土埋坑,一般定植密度(2200~2500)株/亩。
二、定植后管理 a、温度管理。定植后,为了促进缓苗,要千方要注意保温保湿。并尽量保持地温稳定在16-18℃。缓苗期过后,植株开始正常生长,进入开花结果期,应注意调节营样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关系。b、水肥管理:定植后3-4天浇一次缓苗水,缓苗后开始蹲苗,直到初开花期,一般不浇肥水,直至门茄长到2-3厘米大,再进行浇施肥水。第一次肥水量可大一些,亩施硫酸铵10-20公斤或粪稀1000公斤。对茄子开始膨大时给第二次肥水,以后10-15天浇1次肥水,结果中后期不能缺水缺肥。
三、整枝打叶:采用双干整枝。门茄形成后,剪去两个向外的侧枝,只留两个向上的双干。一般到第7个果摘心,以促进果实早熟。门茄瞪眼时打掉基部3片叶,以后随着植株生长,逐渐打掉底层叶,利于群体通风透光。
四、采收:茄子充分膨大,果实呈紫色、有光泽时及早采收,以提高前期产量。为提高果实品质,延长采收期,也可在坐果后用2%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喷施。收获时最好从果柄处剪断,减少碰伤。(中国农业推广网 > 实用技术 > 种植业 > 正文)

1、种植前开好“三沟”,多雨季节注意及时排除积水。茄子不耐涝,又怕高温多湿,遇雷震热雨,还应采取"涝浇园"的措施,放清水过田,降低土温。

2、茄子定植缓苗后要及早中耕松土,田间土壤疏松,利于提高土温,促进根系生长,一般需中耕三次以上。茄子的生育期长,对肥水要求高。浇水的原则是先控后促。一般在门茄坐果前要控制浇水,定植后的缓苗水在必要时适当轻浇,浇后即行中耕,进行蹲苗。

3、门茄长到直径达3cm以上,果实开始迅速增长时结束蹲苗,开始浇水。以后气温上升,需水渐多,特别是对茄和四门斗相对膨大时,一般需4~5天浇水一次,使土壤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到后期气温逐渐下降时应减少浇水。
4、茄子在门茄坐果前后,保留两个杈状分支,抹除主茎上其余腋芽,以减少营养消耗,有利通风透光。在生长期间原则上不摘叶,尤其是植株上层的功能叶,光合作用较强,对果实的影响很大,更不应摘除。但随着果实的采收,可将植株下部的老叶、黄叶病叶摘除,有利于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