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淡水鱼 > 黑鱼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淡水鱼

黑鱼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小瓜虫病
病害特点:该病流行于春秋季,水温15~28℃较为流行,对乌鳢的年龄无严格选择性。小瓜虫病借助于胞囊及幼虫传播,刚孵出的幼虫侵袭力较强,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养殖密度大,水质差的池塘容易发生,无特异宿主,病原为多子小瓜虫,寄生于皮肤、鳍条、鳃等部位。病鱼体表和鳃上布满白色点状的虫体和包囊,肉眼可见,故又称白点病。鱼体消瘦发黑,严重感染时, 病鱼头部,身上,鳍条等处有许多小白点状包囊,并伴有大量粘液,似有一层薄膜,表皮糜烂、脱落。病鱼在水中反应迟钝,游动缓慢,浮游于水面, 不时与固体物摩擦,最后呼吸困难而死亡。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据介绍在疾病早期可以采用下列任一种方法进行治疗,有一定效果:亚甲基蓝0.3~0.5mg/L 全池泼洒,每3~4 天1 次,连用3 次; 福尔马林15~25mg/L 全塘泼洒,隔天1 次,连用3 次;全池遍洒敌瓜虫,每立方米水体放5 克药。平常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环境,增强鱼体抵抗力,是预防小瓜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