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冬小麦全蚀病防的治? 小麦

冬小麦全蚀病防的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典型的根部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已扩展到我国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幼苗感病,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在潮湿情况下,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脚”症状。最后造成植株枯死,形成“白穗”。近收获时,在潮湿条件下,根茎处可看到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但在干旱条件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发生规律】

小麦全蚀病菌是土壤寄居菌,以潜伏菌丝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腐生或休眠,是主要的初侵染菌源。除土壤中的病菌外,混有病菌的病残体和种子亦能传病,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但以苗期侵染为主。病菌可由幼苗的种子根、胚芽以及根颈下的节间侵入根组织内,也可通过胚芽鞘和外胚叶进入寄主组织内。12—18℃的土温有利于侵染。因受温度影响,冬麦区有年前、年后两个侵染高峰,冬小麦播种越早,侵染期越早,发病越重。全蚀病以初侵染为主,再侵染不重要。小麦、大麦等寄主作物连作,发病严重,一年两熟地区小麦和玉米复种,有利于病菌的传递和积累,土质疏松,碱性,有机质少,氮、磷缺乏的土壤发病均重。不利于小麦生长和成熟的气候条件,如冬春低温和成熟期的干热风,都可使小麦受害加重。小麦全蚀病有明显的自然衰退现象,一般表现为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和控制期4个阶段,达到病害高峰期后,继续种植小麦和玉米,全蚀病衰退,一般经1-2年即可控制为害。

【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物、化学的防治手段,达到保护无病区,控制初发病区,治理老病区的目的。

药剂防治以种子处理为主。小麦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可用下列杀菌剂:2.5%咯菌腈悬浮剂100—200ml/100kg种子;12.5%硅噻菌胺悬浮剂160—320ml/l00kg种子;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0g/100ml种子;0.8%腈菌唑·戊唑醇悬浮剂2500—3000ml/100kg种子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500—600ml/100kg种子;5亿个芽孢子/g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1500g/l00kg种子;6%戊唑醇种子处理剂30—60ml/100kg种子;70%多·克·酮(多菌灵·克百威·三唑酮)悬浮种衣剂1:40—50(药种比)。在拌种的基础上,在返青拔节期进行药剂防治,可以用下列药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30ml/亩;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160g/亩+%腈菌唑乳油45—55ml/亩40%氟硅唑乳油20—30ml/亩;12.5%硅噻菌铵悬浮剂20—30ml/亩;2.5%咯菌腈悬浮剂20—40ml/亩,对水80—100kg,顺麦垄淋浇于小麦基部。

小麦全蚀病的病菌主要来源于残存在土壤里的带菌根茬以及混杂有病根、病茎、病叶鞘等残体的粪肥、种子三种途径。因此,控制病害必须做到保护无病区,封锁零星病区,压低老病区病情;因地制宜,实行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磷钾肥,选用耐病丰产品种,深翻倒土;辅助于药剂拌种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1轮作倒茬

  全蚀病随寄主作物复种指数和连作次数的增加逐年加重,而与非寄主作物(如蔬菜、棉花、葱蒜等)轮作1~2年的麦田,病情明显减轻。采用重病田大轮作,轻病田小换茬。具体是重病田种植小麦1年以上,改种蔬菜、棉花、油菜等作物;轻病田小麦收获后,复种花生、大豆、葱、白菜、萝卜等非寄主作物。

  2坚持五改

  2.1改低茬收割为高茬收割全蚀病病菌侵染部位仅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高茬收割可有效控制种子间残体带菌。收割后及时清除田间麦茬,集中处理;

  2.2改常温沤肥为高温发酵灭菌沤肥由于常温沤肥不能使病菌死亡,将大量病菌带入田间,扩大发病面积。而经高温发酵灭菌处理后的粪肥,病菌存活率为0。高温发酵灭菌方法:在“大暑”前后,把麦糠与水拌均,堆在平地上,堆高2~3m,长宽不限,表面加盖塑料薄膜,经1~2天,堆温可达50℃以上,发酵3天后即可拆垛用于基肥,扒垛时,将四周及堆底半尺厚发酵温度不足40℃的麦糠扒开,重新堆积发酵。

  2.3改自留种为购良种麦田病麦与无病麦混合收割脱粒时,种子间夹带大量病体残屑。而正规种子生产部门生产的良种,经严格精选,无杂质,杜绝了病菌传播。

  2.4改浅耕为深翻实践证明,深翻50~60cm可使小麦全蚀病白穗率降低80%以上,深翻后,需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2.5改单一施肥为配方施肥合理搭配肥料,培肥地力,促进小麦健壮生长也是防治该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3增施有机净化肥麦田严禁施用未经高温处理土粪、麦糠、秸秆等,防止病菌随土粪扩散。

  4药剂处理

  4.1土壤处理播前可使用70%甲基托布津每亩2~3kg加细土20~30kg均匀施入播种行间处理土壤。

  4.2药剂拌种可选用3%敌萎丹400~600ml拌种子100kg或2.5%适乐时200m1拌种子100kg有较好防效。

  4.3灌根小麦返青期,施用蚀敌或消蚀灵每667m2100~1500ml对水150kg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