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导致鸡啄癖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导致鸡啄癖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① 管理因素:
a .饲养密度过大,活动空间小,再加上食槽和饮水器不足,极易出现啄癖。这种情况下,鸡群中强欺弱,造成发育不齐,弱者被啄伤。
b .光照强度过大,光色不宜,对鸡的刺激性较强,容易诱发啄癖。所以,利用自然光照的高密度鸡群,在中午往往啄癖较严重。此外,光色与啄癖也有关系,采用白炽灯时,啄癖发生率为13 % , 青光时为2L5 % ,黄光时达52 % ,而用红光和绿光时,啄癖发生率为0 。、
c .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当鸡舍通风不良,空气中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以及鸡舍内湿度太大时,会破坏鸡的生理平衡,特别是在高温高湿下,鸡显得烦躁不安,啄癖较多。
d .品种不同、日龄不同和强弱不同的鸡同群或同笼饲养时,会诱发啄癖。
e .在育雏或育成期断咏过晚或断咏不当,再加上环境条件差,极易引起啄癖。
② 营养因素:当日粮中某些营养成分如蛋白质、氨基酸、能量、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过高、过低或比例不当均可引起鸡的啄癖。产蛋鸡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不足,特别是缺少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或氨基酸不平衡,缺乏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胧氨酸等)时,鸡的羽毛生长不全,皮肤外露,容易发生啄羽癖。在育成鸡后期,如果饲料中能量、粗蛋白质含量高时,易使腹脂增多,同时造成开产早、蛋大、鸡难产,极易引起鸡的脱肛,从而导致啄肛。所以一定要保证饲料的营养平衡。日粮中如果矿物质缺乏或比例不当,如钙、磷不足或两者比例不当、食盐含量太低时,可以引起啄羽和食血等恶癖。当日粮中能量高、粗纤维过低时,由于肠蠕动不充分,又容易引起啄羽、啄肛等不良现象。育成阶段在限制饲养的情况下饲料限制量太多,空槽时间太长引起啄癖。
③ 生理因素:鸡特别喜欢红色,有一只鸡发生外伤出血后,其他鸡就会追逐,从而造成鸡只的死亡。换羽时,由于皮肤发痒,也易引起啄癖。
④ 疾病因素:鸡有体外寄生虫如鸡虱时,引起皮肤发痒,鸡会自啄体羽,从而引来其他鸡一起啄。当泄殖腔发生炎症或下痢时,由于炎症或污物的刺激,本身感到不适的鸡自己先啄自己,别的鸡也争着参与。由于产蛋期难产造成泄殖腔外翻、肛门破裂的鸡,最易受到其他鸡的啄斗。
如果发现鸡群中有上述啄癖时,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治工作。首先对已啄伤的鸡应及时隔离治疗,伤口可涂以具有恶臭味的药物,如鱼石脂、臭药水、紫药水等,以防再度被啄。同时全面检查饲养管理情况,尽快找出发生啄癖的原因,以便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啄癖的继续蔓延。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预防啄癖的发生。
第一,按照饲养标准,配制营养物质平衡的蛋鸡日粮。配合饲料中,动物性饲料要占5 %一10 % ;增加含硫氨基酸的比例,并保持一定的粗蛋白质(雏鸡饲料中占18 %一20 % ,青年鸡饲料中占14 %一16 % ,产蛋鸡饲料中占12 %一16 % ) ;矿物质饲料应占3 %一4 % ;食盐占0 . 3 %一0 . 5 % ;青饲料或干草粉也要充分供给或补充维生素添加剂;粗纤维含量以2 . 5 %一5 %为宜;在饲料中适当补充沙砾,以助消化。添加羽毛粉可有效防止啄癖。

第二,鸡舍内温度和密度要适当,地面要干燥,要勤换垫料,通风良好,食槽、水槽要充足,避免强光刺激,只要能使鸡看到吃食、饮水即可。并要搞好环境的消毒工作。
第三,不同品种、不同日龄和不同强弱的鸡不要养在一起。

第四,可在鸡舍内或运动场里设置沙砾池,或在运动场悬挂青饲料,借以增加鸡的活动时间,减少互啄的机会。
第五,及时断啄,是目前防止啄癖的最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