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马铃薯 > 马铃薯如何进行循环切芽快繁? 马铃薯

马铃薯如何进行循环切芽快繁?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为加快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殖速度,提高繁殖系数,降低成本,充分发挥脱毒马铃薯增产潜力。根据马铃薯再生能力强,扦插易成活,每个芽眼具有3以上芽的特性。研究出的一项快繁技术。

在马铃薯播种前40天左右,选择背风向阳不积水的地方,按宽100厘米,深40厘米,长度依种薯量而定的育苗畦。下铺15厘米的干马粪或干草,浇水至湿润状态,上面再铺3—5厘米的混合土(1:2的有机肥和大粒砂土),浇水至湿润(含水量约50~60%)。将催出芽的种薯尾部向下置于混合土上,种薯之间距离1厘米。注意种薯放置时要大小分别摆放,使覆土厚度一致。然后覆盖湿润的混合土10—12厘米。用塑料薄膜小拱棚封闭。棚内温度保持在15~20℃。当幼芽出土后将种薯取出,切下5~6厘米(2~3节)的芽,栽入装满营养土(1份有机肥,2份风沙土)的营养钵内,假植于小拱棚的土壤中,栽植时要使幼芽顶端和地平面一致,浇透保苗水,温度16~25℃。剪切芽段后的母薯再栽入原畦内,同前覆盖薄膜保湿升温,10~15天后再进行第二次剪芽,如此可以剪切多次。待营养钵中的芽伸出地面,露地温度适宜栽植时,移栽至露地定植。如每亩以3800株计算,6.2公斤种薯可种植一亩。

(1)晒种催芽 在晚霜结束前60天开始,方法同前。把种薯上的幼芽晒到由黄绿色变成紫绿色即可以了。
  (2)建造阳畦 在种薯催芽的同时,选择背风向阳、管理方便的地方建造田畦,按每75千克种薯,建长5米、宽1.3米、深0.7米的育苗阳畦1个。另建同样大小的假植冷床1个,深度为0.3米。育苗阳畦底下铺20~30厘米厚的生马粪或羊粪,灌水使之含水量达到60%,上部再铺过筛细土10厘米厚井整平。冷床不放马粪。
  (3)育 苗 在晚霜结束前40天开始,把经过催芽的种薯,按照薯块大小,顶端朝上地挨个摆一层于育苗阳畦畦面上。摆完后,给种薯灌水,至不渗水为止。然后,在种薯上面再覆一层5~6厘米厚的风沙土,在畦上搭好拱形塑膜棚,并压好封严,使畦内7厘米深处地温保持在17~18'C。要注意不能使温度过高。在夜间,要用草帘覆盖保温。经20天左右,种薯就能出苗。
  (4)切芽与假植 出苗后4~5天,芽高4厘米左右时,取出母薯,在芽子带一节不定根处,用快刀将芽切下,把它假植在冷床营养土上。然后把母薯放回原处,并立即浇水,看上棚膜,让其继续生长。当苗高又达4厘米左右时,再切第二次。这样可连续切3~5次。晚霜结束后切下的芽子,可以直接定植到田间。
  (5)移栽定植 晚霜结束后,可把假植的苗子定植到大田。定植田要有隔离条件,即周围200米内没有未脱毒的马铃薯。另外,要有浇水条件,地也要整细。栽时要随栽随浇水,第二天还要浇水封坡。栽苗密度为:头茬每667平方米(1亩)2500株,二茬每亩3300株,三茬每亩4500株。最后,可将母薯切成芽块种于地里,每亩约5000株。
  (6)苗田管理 苗子移栽后,在1个月内生长很慢.因此要及时浇水、追肥和中耕,以促其生长。现蕾期要培土。苗期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7月份开始防治蚜虫,井注意去杂、去劣和去病。还要及时收获,单贮留种。

循环切芽快繁技术

  1、催芽:方法与“马铃薯种薯催壮芽技术”中暖种催芽相同,不同的是要让芽长到2~3厘米时,才在散射光下2~3天。

  2、作畦:选择背风向阳不积水的地方,按宽1米,长依种薯量而定。挖深40厘米的池,下铺15厘米的马粪或干草,洒水使粪湿润,上面再铺3~5厘米混合土(1份有机肥,2份大粒砂子均匀混合)浇湿后,将已催芽种薯尾部向下置于混合土上,种薯与种薯之间间隔1厘米。大小不同的种薯要分开。然后覆盖湿润的混合土10~12厘米。用竹片薄膜制作的小拱棚封闭。棚内温度25℃以下即可,(地温15~20℃为宜)。注意浇水不可太湿。

  3、切芽移栽:当幼芽出土时,将种薯取出,切下5~6厘米(2~3节)的芽,栽入装满营养土(1份有机肥,2份风沙土)的营养钵置于小拱棚,芽顶叶和地平面一致,或直接栽入露地需补苗处,浇水保持湿度,温度不超过25℃。将母薯再栽入原池盖膜。约10~15天,再进行第二次剪芽,以此类推。一般用5~10公斤种薯可繁殖4000株,种植一亩。

  4、瓣芽移栽:为了简便也可采取瓣芽的方法,即当幼芽出土时,将种薯取出,从幼芽基部带根毛一起瓣下,栽入装满营养土(1份有机肥,2份风沙土)的营养钵,置于小拱棚,芽顶叶和地平面一致,或直接栽入露地需补苗处,浇水保持湿度,温度不超过25℃。将母薯再栽入原池盖膜。约10~15天,再进行第二次剪芽,以此类推。一般用25公斤种薯可繁殖4000株,种植一亩。

  5、露地切芽和掰芽移栽补苗时,注意尽量多利用田间已发芽的幼芽长相健康的种薯,尽量保持在最短时间内补齐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