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眠与破眠
1、休眠 葡萄属落叶果树,新梢上的冬芽要休眠,葡萄度过休眠期需要一定时间的低温,一般需要5℃以下的温度经过500-700小时,到1月末或2月初休眠结束,休眠后在适宜的温湿度下即可萌芽生长。
2、破眠 如在冬季落叶后(12月),用20%石灰氮处理一年生枝,对葡萄有明显提早一周左右破眠、萌芽、开花结果的效应。
二、膜后萌芽前的管理
1、薄膜选择与覆膜 薄膜的强度高低是保护地葡萄栽培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生产的高强度塑料薄膜是理想的抗老化长寿膜。早熟品种从2月覆盖到8月采后揭膜,晚熟品种从3月覆盖至9月果实采收,
2、棚内保温和保湿 覆膜后棚室内应保持日温20℃以上,夜温不低于10℃,棚室内外的温差需保持在10℃以上,才能使棚室内达到理想的温度。棚室温度高低是萌芽早晚的决定因素,而提高夜温比提高昼温更重要。覆膜前棚室内充分灌水,使空气相对湿度在萌芽期间保持在90%以上高温,有利于萌芽整齐,如萌芽前大棚内空气湿度过低,枝干过干,会推迟萌芽,甚至枯芽,覆膜后尽量避免中途港水,可以采取用喷雾器在枝上喷水的方法提高芽的湿润度,造成高温、高湿的环境,促芽早发。
3、萌芽前使用铲除剂 大棚葡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硫制剂对白粉病有特效,在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淋喷树体和地面。
三、萌芽后至新梢生长期的管理
1、温湿度控制 覆膜后一个月(3月上中旬),新梢开始生长。外界温度开始回升,但由于此期天气晴、雨相间,温差大,因此温度管理要点为:萌芽后地面覆盖;晴天棚室内温度超过28℃,应揭膜通风,防止幼叶日灼,夜间严格保温;新梢快速生长期(3月下旬),严格控制土壤水分,防止枝叶徒长。
2、抹芽定梢 由于棚室内高温、高湿、光弱的环境条件,使葡萄新梢徒长或生长不整齐。因此适时抹芽定梢、引缚、摘心等,比露地栽培更重要,葡萄在萌芽之前,将主蔓或长果枝顺第一道铁丝水平绑缚,徒长新梢抽出1-2片叶后抹芽定梢前,再把它们直绑上架,这样可克服直立状态上顶端优势太强,出现上部发芽而中下部发芽少造成前后生长发育不均的现象,使上下母枝芽眼萌发整齐,避免结果部位上移。
3、疏花和定穗 对花芽分化能力强、坐果率高的品种可提前定花穗,对易落花落果的品种则在花后定果穗,欧亚种葡萄落花落果率低,可在花前定穗。根据新梢长度80厘米左右1-2新梢留一穗,强新梢留一穗,过弱不留穗,在枝基部留更新枝,更新枝数目为20%。
4、整花序 整花序在开花前后1周进行,对大花序品种,如红地球、森田尼无核等须整花序,疏去上端副花序及下端花序尖;对小花序型品种可不疏。
5、肥水管理 在花前喷数次0.2%磷酸二氢钾和0.2%硼酸,对弱树势品种,可加0.3?0.5%尿素,作叶片追肥。
6、病害防治 花前喷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或杜邦福星或粉绣宁等对防治白粉病有效,但须严格掌握在阴天、低温下施用,浓度过高或气温过高叶片极易产生药害。
四、花果期管理
1、温湿度管理萌芽后40-50天大棚葡萄即进入开花期,约在4月下旬-5月上旬,此时露地平均气温已达15-17℃,大棚内平均气温在25-28℃,适合葡萄生长。开花前应充分保持大棚内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但遇冷空气侵袭时须闭棚保温,以保证授粉期温度,防止产生无核果。
2、枝梢管理 欧亚种葡萄落花落果轻,故可根据梢长摘心,摘心过早或过强易导致果穗紧密或无核果增多。主梢摘心后的副梢处理可根据常规处理方法,反复摘心。
3、肥水管理 花前应严格禁用氮肥,花后根据品种、树势酌情施用氮肥追肥;对树势过强品种,不追施氮肥,可根外补肥,由于棚内肥料流失少,故棚内全年施肥较露地少,同时由于棚内无机养分流动困难,故在花后可提前使用磷、钾服。花后追肥,氮肥每亩使用量为10-15公斤,钾肥15-20公斤。
4、疏粒 在花后一周,落花落果结束,对坐果过密品种必须疏粒,宜早不宜迟,疏去无核小粒果、畸形果过密果。
5、病虫害防治与套袋 花后疏粒后,即喷一次0.2%石硫合剂或粉绣宁等防治白粉病,在阴天或早晚温度低时喷施。套袋前尚须喷一次退菌特1000倍液,防止白腐病、炭疽病及白粉病。试用专用袋或用报纸袋。套袋既可防病,又可防止果实日灼及鸟、兽、虫、蜂等食害。
上一篇: 种衣剂对大豆根腐病有何影响?
下一篇: 草果的入药部位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