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猪链球菌病如何防治?

猪链球菌病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治疗

(一)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包括水、电解质、酸碱、能量平衡;补充维生素,给予新鲜血、血浆和白蛋白等支持治疗。高热时给予物理及药物降温。毒血症状严重者,在足量、有效使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可以短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成人一般用地塞米松10~20mg/d,或氢化可的松200~300 mg/d,可以减轻毒血症,同时有一定抗炎、抗休克和提高重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程度。

休克型患者,在抗菌治疗的基础上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恰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详见第五章第十七节,感染性休克)。对于脑膜脑炎型患者应尽早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尽早发现颅内高压,给于脱水治疗,减轻脑水肿及预防脑疝,可用20%的甘露醇1~2g/kg,隔4~6小时1次。对于此两型重症患者,应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二)病原治疗

猪链球菌对大多数的抗菌药物敏感,但不同地区的菌株敏感性有差异。临床疑诊时,一旦作了细菌培养就应经验选择有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随后再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调整。目前抗菌效果好的抗菌药物主要有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定及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最好静脉给药,治疗脑膜炎时尤其应注意药物在脑脊液中是否能够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

普通型:青霉素1600万IU/d,分2-4次,或头孢噻肟钠4~6g/d,头孢三嗪4g/d,分2~3次/d,疗程10~14 天。脑膜炎型、休克型和混合型:青霉素2000~2400万IU/d,头孢噻肟钠6g/d,头孢三嗪4g/d,分3~4次/天,疗程18~24 天。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掌握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资料,对防治有积极的作用,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有效的预防是不宰杀和食用病/死猪肉,对病/死猪应作焚烧后深埋处理,也是防止自然灾害后发生疫情最有效的措施。

(二)切断传播途径 提倡在处理猪肉或猪肉加工过程中戴手套以预防猪链球菌感染,对疫点和疫区做好消毒工作,对猪舍和病家的地面、墙壁、门窗、门拉手等,可用含1% 有效氯的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喷洒或擦拭消毒对病/死猪家庭的环境应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三)保护易感人群 对猪链球菌病进行宣传教育,使生猪宰杀和加工人员认识到接触病、死猪的危害,并做好自身防护。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因此尚不能对人进行免疫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