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饲料作物、牧草 > 豆科牧草镰刀菌根腐病的发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饲料作物、牧草

豆科牧草镰刀菌根腐病的发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豆科牧草镰刀菌根腐病的各种影响寄主牧草生长发育的有害因素,如叶部病害、虫害、不定期的早霜、缺肥、严酷的冬季环境、低光强度、低土壤PH等均促进根腐病的迅速扩展蔓延。各种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可加重寄主根腐病的危i害。腐皮镰刀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土壤习居菌,单独或与其他镰刀菌、茎点霉或其他种结合侵染冠芽组织使之坏死。随着植株老化,几个生长季节之后,更多的冠芽受到侵染,根颈部的大部甚至全部分生组织被杀死。病菌可在种子上存活或传带,且主要在种子表面经种皮传播,此外,以菌丝体及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都可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该病发病程度与土壤含水量有关。在地下水位高或田间积水时,田间持水量高于92%发病最重,地势髙的田块发病轻;精耕细作及在冬季实行蚕豆、小麦、油菜轮作的田块发病轻。年度间的差异与气象条件相关,播种时遇有阴雨连绵的年份,根病死苗严重。土壤温度在25-35T:时,最适合此病发生。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病残体腐烂分解后卵孢子散落在土壤中存活。同时,病菌还能以菌丝在病残组织上营腐生生活并产生孢子。病菌多由伤口侵入,条件适宜病情发展很快。病害发生和土壤温、湿度密切相关。一般土壤含水量大,土质黏重或反季节栽培时易发病。发生程度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发病适温24-28°C,相对湿度80%左右;地势低洼,平畦种植,灌水频繁,肥力不足,管理粗放的连作地发病重。土壤低温、多湿时,易发病。田间多雨,地面积水病势发展。地下害虫重发病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