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鸡性成熟的主要因素
1、光照
(1)恒定或逐渐缩短育成期光照时数,可推迟性成熟。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南方地区多数采用开放式鸡舍育成,对光照的控制较为困难,特别是在每年3-7月份开产的秋冬雏,育成期处于自然光照逐渐延长的顺季,则更需要结合使用其它一些措施。
(2)使用遮黑技术,降低育成期鸡群的光照强度。
(3)开产前期,推迟补光时间,避免过早刺激。
处在顺季开产母鸡,补充光照的时间可向后延迟两周。由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鸡体对光照刺激的敏感性会降低,因此在开始补光时,需要一个较长的补光时数,最好能一次性加光1.5-2小时。
由于开放式鸡舍控光存在较大难度,很多地方在顺季也并未对育成种鸡采用人工的恒定光照制度,对开产时间的控制更多的还是要靠通过限制营养摄入的途径来达到。
2、营养
即通过降低饲养营养浓度或者减少喂料量的方法,来延缓生殖系统的生长和发育。
从鸡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化生长情况来看,生殖系统包括输卵管、卵巢及性腺的发育先是比较缓慢,而从13-18周的某个时间(视品种的早熟性而论)起,进入快速发育期,鸡冠开始长大,脸颊逐渐变得红润。种鸡在此之前的时间里,保持轻度的限饲,一方面可以保证种母鸡骨骼、肌肉等组织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对性成熟的影响不会很大,适当限饲主要为了防止过量的脂肪沉积。在生殖系统开始快速生长后的一段时间(3-4周)内,应保持强度较大的限饲,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发育受阻,从而达到延缓性成熟的目的。当然,之后的饲养则应该逐渐放松直至开产,使生殖系统的受阻能够得到完全补偿,不至于影响到以后的生产性能。
例如黄Ⅱ号母系鸡,其早熟性较好,顺季开产的种雏在开放式鸡舍饲养12周开始面红,限饲较松的鸡群19周可见蛋,21周开产。对于该类型的鸡,在13-16周期间,就应采取大强度的限饲,保持每周平均增重不超过60克,随后从17周开始逐渐放松限饲的强度,使每周的体重以70-110克的幅度增加直到23周开产。
当然,对于性成熟本身并不突出的品种,或者在密闭式鸡舍中饲养的种鸡,容易做到适时开产,其体重则可相对均匀的增长。
如何使严格的限饲既能有效延缓性成熟,又不至对鸡体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这也是如何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每周的增重情况和全程允许的最小增重可以间接指导我们更好地做到“适度”的限饲。生殖系统能得到补偿生长的关键在于限制饲养的时间不可以太早,也不能太长。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产前限饲的技术措施也用到了这一点。
上一篇: 村庄整治工作需要考虑哪些工作要求?
下一篇: 西昌高山黑母猪如何选种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