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白菜 > 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白菜

大白菜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为害症状 白菜多在包心期开始发病,病株由叶柄基部开始发病,病部初为水浸状半透明,后扩大为淡灰褐色湿腐,病组织黏滑,失水后表面下陷,常溢出污白色菌脓,并有恶臭,有时引起髓部腐烂。发病初期,病株外叶在烈日下下垂萎蔫,而早晚可以复原,后渐不能恢复原状,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叶球外露。也有的从外叶叶缘或叶球上开始腐烂,病叶干燥后成薄纸状。病株易被脚踢倒。大白菜贮存期间,病害继续发展,造成烂窖。 储藏期间感染软腐病的大白菜,从伤口处开始发病,自外部叶片或叶帮基部向里扩展。初期病部呈浸润半透明状,后期病部扩大,发展为明显的水渍状,表皮下陷,上有污白色菌脓。病部组织除维管束外全部软腐,并具恶臭。菌源是大白菜体内潜伏的软腐病病菌,在储运期间通过与病株的接触及伤口侵入。储藏期间的冷害冻伤,也是病菌侵入的重要门户。储藏期间如缺氧,发病更重。

防止大白菜储藏期间发生细菌性软腐病,应先做好田间防治工作,认真治虫减少病原入侵的伤口 苗期开始防治食叶及钻蛀性害虫如菜青虫、甘蓝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菜螟、根蛆、黄条跳甲等,此外,病毒病、霜霉病、黑腐病等病害都可能加重软腐病的为害。因此,要做好这些病害的防治。田间药剂防治 田间发现软腐病株后立即拔除,病穴撒上石灰,全田喷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防治2?D3次,或每 667平方米用300克菜丰宁B1加水250升灌根。入窖前先除去病叶,并暴晒1天,使外叶萎焉,减少细菌入侵可能。采收、储运过程中避免机械损伤。储窖应先用福尔马林等药剂消毒。如有条件,应调节窖内温度至2-5℃。大窖最好有通风窗,以便于调节窖内温度,并在入窖1-2个月内每隔10-15天翻菜一次,使菜体表面保持干燥,并剔除病菜。

白菜软腐病的化学农药防治技术,

1.农药灌根防治:发病初期[http://www.nczfj.com/],可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灌根500毫升稀释药液,隔7~10天再灌1次,连灌2~3次。用时,用50%代森铵水剂1000倍液喷洒,做到喷灌结合,效果才比较好。

2.药剂防治害虫。

地下害虫,如种蝇、蝼蛄、蛴螬、地老虎等,还有地上害虫,如菜青虫、菜蛾、菜螟、大猿叶虫、黄曲条跳甲等,要及时用药剂防治。防治害虫很重要,因为害虫既直接为害白菜,又造成虫伤口,为软腐病菌侵入提供了条件。

应注意的是:由于软腐病菌侵染期长,靠一、二个防治措施效果不理想,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即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如拌种、消毒土壤、灌根、喷洒),一环扣一环,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另外,化学农药防治时,选用农药要特别慎重,如铜制剂对白菜敏感。所以,50%滴涕(DT)、14%络氨铜、

77%可杀得、50%甲霜铜、波尔多液等农药尽量不用。因为经验告诉我们,用50%滴涕(DT)可湿性粉剂在黄瓜上喷500倍液防治细菌性角斑病,没有药害,但在白菜上应用则出现了药害。因此,在白菜上应用DT,只能降低浓度,多加水。喷1000倍液,白菜虽然没有药害,但效果又不理想。所以,对铜制剂农药在白菜上以不用为宜,以免产生药害,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