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灌溉排水:甘草的灌水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一年灌水3次,移栽后视土壤墒情及时灌水1次;生长中期(6月底),结合追肥灌水1次;以后根据土壤墒情结合追肥再灌水1次。甘草移栽田要注意防止因降水造成的地表积水,如有积水应及时排出。
②追肥:生长前期(6月),松土除草后每667米2撒施尿素8~10千克,追后灌水;生长中期(7月)松土除草后,每667米2撒施尿素15千克,追后灌水。
③病虫害防治:甘草的病害主要有锈病、白粉病及褐斑病。锈病可用25%三唑酮乳油每667米2 0.17千克,或农抗120水剂每667米2 0.8千克,对水稀释开沟灌根,防治效果可达71%以上。褐斑病发病期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20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77%氢氧化铜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等喷施,每15~20天一次,视病情喷施2~3次。白粉病发病期喷施雷多米尔—锰锌每667米2100~150克,如与波尔多液混合使用喷施效果更好。甘草的虫害主要有叶甲、桃蚜、豆象、种子小蜂等,可选用90%的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20%的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40%乐果乳油 1000 倍液或20%速灭杀丁3000倍液喷施防治。
间苗与定苗幼苗长出1片~2片真叶时间苗,苗距保持在5厘米左右,当苗长出3片~4片真叶时定苗,株距10屋米~15厘米。
灌溉甘草虽然是深根性抗旱植物,但在幼苗期因为根扎得较浅,抗旱能力不强。所以在幼苗长至4片真叶后浇头水,要细流浅灌或喷灌,不可大水漫灌。注意保持幼苗的湿润,浇水次数既不宜多也不可太少,以保证苗期水分供给。成株期后很少灌水。7月~8月雨水多时,及时排水,做到田间无积水,防止烂根。栽培甘草的关键是保苗,一般植株长成后不再浇水。
中耕除草苗出齐后应及时中耕除草,做到田间无杂草.这是优质高产的关键。有条件的可在播种后未出苗之前进行封闭除草,用豆黄隆(20%氯嘧黄隆)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2袋、配乙草胺每667平方米2瓶~4瓶喷洒田间。出苗后可喷洒杀单子叶的灭草剂,消灭杂草。
追肥第一次追肥于定苗后进行,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0千克,开沟施入。第二次追肥在苗高20厘米时施尿素,每667平方米15千克。
下一篇: 花卉微量元素缺乏症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