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其他禾谷类 > 如何防治马铃薯癌肿病呢? 其他禾谷类

如何防治马铃薯癌肿病呢?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马铃薯癌肿病又名黑瘤病、黑痂病,群众俗称“疙瘩洋芋”,是马铃薯生产中的毁灭性真菌病害。1895年在匈牙利首次发生,我国于1975年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首次发现该病。该病主要危害地下部分,对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影响很大,一般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80%,甚至绝收。
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①70%植株出苗至齐苗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浇灌。②水源不方便或坡度大的田块,可于苗期、蕾期每667米2喷施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50~60千克。③用种薯量03%~05%的15%三唑酮、70%甲基硫菌灵或25%多菌灵进行拌种。也可用上述药剂进行药土盖种,每667米2用量分别为300克、200克、100克。
(2)农业防治。①采取单作或玉米—马铃薯套作的种植方式。单作种植密度为40厘米×53厘米。玉米—马铃薯套作为单套双,即1行马铃薯2行玉米,马铃薯种植密度为150厘米×40厘米。同时马铃薯起垄栽培,垄高20~21厘米。②种植威芋3号、凉薯17、74339、米拉、82217、白粉果、108、坝薯10号、合作88、会2号等抗病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