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喂初乳 初乳是指母牛产犊后1~7天内所产的奶。正常的初乳是浓稠的,呈奶油状的黄色分泌物,是新生犊牛不可缺少的营养品。
1.初乳的作用。初乳覆盖在胃肠壁上,可阻止细菌侵入,提高犊牛对疾病的抵抗力;初乳营养成分丰富、易消化,蛋白质含量比常乳多4~5倍,乳脂肪比常乳多1倍左右、维生素A和维生素D比常乳多10倍左右,各种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初乳酸度较高,可使胃液酸度增加,抑制有害病菌繁殖;初乳可以促进真胃分泌大量消化酶,使胃肠机能尽早完善;初乳中含有镁盐,有轻泻作用,促使胎粪尽快排出;初乳中的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能杀死多种病菌。
2.喂初乳的重要性。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如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能消灭侵入血液中的病原微生物;免疫球蛋白A则能保护许多器官表面的黏膜(特别是小肠)。母牛在怀孕期间抗体无法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新生犊牛必须依靠初乳才能获得抗体,犊牛若不能及时吃到初乳,往往容易感染疾病。
3.喂初乳要定时、定量、定温。喂初乳最好在犊牛出生后30分钟内。第1次喂量可达2千克(一般第1次给初乳量占犊牛体重的4%~5%),但必须保证犊牛出生24小时内初乳量喂达体重的12%~15%(24小时以后喂初乳,免疫球蛋白类几乎不能被吸收)。出生3天内初乳喂量要达到15~18千克,后几天,可按体重的1/8~1/6喂给。每日分3次,每次间隔时间基本相同。入口奶温要控制在37~38℃,过高容易烫伤犊牛口腔,过低会引起犊牛消化不良。
4.初乳的保存与再利用。多余的初乳可进行冷冻保存。冷冻保存对初乳中抗体活性影响较小,可以保证初乳品质。冷冻初乳可贮存6个月之久,解冻时可用40~50℃的水。
5.喂初乳注意事项。在喂初乳前,必须检测母牛,母牛有病或患有乳房炎,其初乳(包括血乳或产前2周及产后用过抗生素等药物的牛所产的初乳)不可喂给犊牛,也不可再利用。
给新生犊牛最好喂给亲牛的初乳,若是母牛产后有病或死亡,可喂给同期分娩的其他健康母牛的初乳,否则,需要喂人工初乳。人工初乳配方:新鲜鸡蛋2~3个、食盐9~10克、新鲜鱼油15克,加入到1?000毫升清洁水中煮沸,并冷却到40~50℃,搅拌均匀,按每千克体重8~10毫升混入常乳中喂给(第1次喂奶还要加入蓖麻油250克/头,使其具备初乳的轻泻作用)。每次给犊牛喂初乳后1~2小时,应饮温开水(入口温37~38℃)1次。
饲喂初乳可用装有橡胶奶嘴的奶瓶或奶桶饲喂,每次使用后,盛奶用具必须彻底清洗干净。
(二)喂常乳 犊牛经过7天的初乳期之后,即可开始饲喂常乳。喂常乳要做到定质、定量、定温、定时饲喂。
必须保证乳汁的质量,劣质或变质的乳汁不可喂给犊牛,如母牛产犊后患乳房炎,其犊牛可喂给产犊时间基本相同的其他健康母牛的乳汁。
建议每头犊牛在2个月哺乳期喂奶总量为300千克。1~10日龄,前7天每天喂初乳4千克/头,后3天每天喂常乳4千克/头;11~45日龄每天喂常乳6千克/头;46~55日龄每天喂常乳4千克/头;55~60日龄每天喂常乳2千克/头。
入口奶温为37~38℃。日喂3次,时间为早4:00时,中午12:00时,晚8:00时。
(三)早断奶 早断奶可以节约劳动力,降低犊牛培育成本和犊牛死亡率,促进犊牛消化器官发育,更好地发挥母牛生产力。
断奶方法:犊牛哺乳期一般为2个月。喂7天初乳,第8天开始喂常乳。一般从5日龄开始训练采食犊牛料与优质干草,犊牛料喂量为1月龄0.75千克/头,45日龄喂至1.5千克/头左右,以后增加至2千克/头以上,3~6月龄,每日可喂普通混合精料2.5千克/头。自由采食优质干草。
上一篇: 冬季小麦如何追肥?
下一篇: 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