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采后管理是杨梅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克服杨梅大小年结果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 也是翌年高产、优质的关键。杨梅采后管理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采后修剪、清园。由于杨梅树进入成年结果期以后,树冠形状、大小基本稳定,可采用粗放式的夏季修剪法,修剪应掌握“疏、截、放、除”4个要点。具体操作:①疏,对树冠上部和外围的结果枝组可以适当疏删;②截,对少量结果后衰退的枝组可以回缩,生产上也可适当采用一些“开心形 ”修剪方法,以保持树体内膛有适度光照,达到树冠内、外部都能结果;③放,对发生在中心干、主干或副主枝空秃部位的徒长枝,则应予保留;④除,对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和枯枝,可将其从基部剪除。在修剪后要及时清园,将剪下的枝条集中起来烧毁。
2、中耕施肥。采后肥是全年的基础肥,因杨梅树结果后树体消耗养分较多,需要补充树体营养空虚,采后及时施肥有利于夏梢、秋梢生长及充实,提高和促进花芽分化。施肥应掌握“结果多的树采后多施,结果少的树少施,旺树少施,弱树多施”的原则。此次施肥所用的肥料以速效肥配合有机肥混合施用较好。成年结果树要求每株施尿素、钾肥(硫酸钾)各0.5千克,饼肥 2 kg,商品有机肥5公斤,同时注意硼、锌、锰等微量元素的应用。结合施采果肥进行一次浅中耕,深5-10 cm,可改变树冠下因雨淋、脚踏等而造成的土壤板结,增强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提高树体对 7—8 月干旱的抵抗能力,有利于花芽分化。
3、病虫害防治。杨梅采果后,接着就开始抽发夏梢及早秋梢,待新梢长出3-5 cm时,应喷药防治,主要以防治卷叶蛾类害虫和杨梅褐斑病等病害。可用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防治虫害;用65%代森锰锌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6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杨梅褐斑病。
杨梅采后管理是杨梅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克服杨梅大小年结果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 也是翌年高产、优质的关键。杨梅采后管理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采后修剪、清园。由于杨梅树进入成年结果期以后,树冠形状、大小基本稳定,可采用粗放式的夏季修剪法,修剪应掌握“疏、截、放、除”4个要点。具体操作:①疏,对树冠上部和外围的结果枝组可以适当疏删;②截,对少量结果后衰退的枝组可以回缩,生产上也可适当采用一些“开心形 ”修剪方法,以保持树体内膛有适度光照,达到树冠内、外部都能结果;③放,对发生在中心干、主干或副主枝空秃部位的徒长枝,则应予保留;④除,对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和枯枝,可将其从基部剪除。在修剪后要及时清园,将剪下的枝条集中起来烧毁。
2、中耕施肥。采后肥是全年的基础肥,因杨梅树结果后树体消耗养分较多,需要补充树体营养空虚,采后及时施肥有利于夏梢、秋梢生长及充实,提高和促进花芽分化。施肥应掌握“结果多的树采后多施,结果少的树少施,旺树少施,弱树多施”的原则。此次施肥所用的肥料以速效肥配合有机肥混合施用较好。成年结果树要求每株施尿素、钾肥(硫酸钾)各0.5千克,饼肥 2 kg,商品有机肥5公斤,同时注意硼、锌、锰等微量元素的应用。结合施采果肥进行一次浅中耕,深5-10 cm,可改变树冠下因雨淋、脚踏等而造成的土壤板结,增强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提高树体对 7—8 月干旱的抵抗能力,有利于花芽分化。
3、病虫害防治。杨梅采果后,接着就开始抽发夏梢及早秋梢,待新梢长出3-5 cm时,应喷药防治,主要以防治卷叶蛾类害虫和杨梅褐斑病等病害。可用80%敌敌畏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防治虫害;用65%代森锰锌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6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杨梅褐斑病。
上一篇: 国家对生猪等动物实行什么样的屠宰制度?
下一篇: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