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油菜籽 > 油菜 油菜籽

油菜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油菜结果期,为何有果夹而无籽,或说成熟期油菜籽干瘪

油菜是一种对硼较敏感的作物,硼能促进油菜花粉的发育和花粉管的萌发,缺硼降低油菜的授粉、降低结荚率。我县20世纪80年代曾出现过种植中油821等油菜大面积缺硼的现象,并就此进行过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预防措施,在种植油菜习惯性较好的地方收到了明显效果。从今年油菜花而不实的表现症状分析,具体原因是:

1、土壤缺硼是油菜花而不实的主要原因。油菜吸硼的主要时期是苗期和花蕾期,而以花蕾期吸收量最大。其吸收的硼为水溶态硼和酸溶态硼。当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20毫克/千克表现为严重缺硼,0.2~0.5毫克/千克为潜在缺硼,以0.5毫克/千克为土壤缺硼的临界值。对于同一地质状况来说,土壤砂性越重越易缺硼。从我县上世纪90年代土壤监测和2007~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化验结果看,我县土壤有效硼含硼量平均为0.38毫克/千克,最低为0.04毫克/千克,高的0.8毫克/千克,低于缺硼临界值的面积有80%,而虹桥、思村、冬塔等地花岗岩母质的土壤有效硼含量更低,约0.1毫升/千克左右。

2、品种间差异是缺硼症状表现突出诱因。油菜需硼敏感性品种间表现强烈,差异性较大。从我县实践看,白菜型的油菜对硼较钝感,甘蓝型油菜大多对硼敏感。甘蓝型油菜品种中,生育期长、双低油菜、杂交油菜、黄籽油菜对硼极为敏感。我县今年表现突出的渝黄2号是化学杀雄的杂交黄籽油菜,品种介绍中也特别强调对硼敏感,秦油9号是迟熟型杂交油菜,也是需硼较多的品种。

3、气候异常加剧了缺硼症状的表现。油菜吸收硼有两个较突出的时期,即苗期和花蕾期,去年冬天由于气候较干旱、雨水较少,土壤田间持水量较低,土壤有效硼因干旱而被土壤胶体等固定,不利油菜吸收。今年3月份以来,低温阴雨时间较强,一方面由于气候原因油菜生长势较弱,吸收、利用养分能力较低,另一方面田间水分过高,水溶态硼、酸溶态硼易流失,降低了有效性。 3月20日冰雹低温暴雨,影响油菜受粉,造成分段结实,被折断主茎的植株出现返花现象,更表现是缺硼所致。

4、施硼不当也是“花而不实”现象的重要因素。油菜施硼的技术性较强,特别强调施用基肥和蕾薹期施用,并要以促进吸收的方法施用。比如干旱移栽,要强调在浇定根水时施用,蕾薹期施用要在晴天、土壤无渍水时施用。硼肥要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缺硼时有机肥足的田块表现较轻。同时,还要注意硼氮、硼磷的合理配比,氮硼比高、磷硼比高加重症状表现,因而缺硼地区氮肥用量越多、苗架越好的植株表现症状越重。同时,田间排水不畅、菌核病发病较重等的田块缺硼症状较重,多种因素叠加,形成了油菜花而不实现象的复杂表现。

三、油菜缺硼症状的预防

一是科学施用优质硼肥。在施用方法、施用量、施用时期上加强宣传,普及到户,这是今年新区油菜缺硼症状表现较老区重的技术原因。同时,要选用优质硼肥,施用硼含量大于10%的硼肥。

二是科学选用品种。油菜品种对硼敏感的差异性非常明显,在引种、推广上要按照引种、试种、示范、推广的技术规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