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随着社会的进步,银行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通俗地讲,如果银行出现问题,对经济的影响是致命的。为了减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发达国家推出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即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上缴中央银行,称之为法定存款准备金。这部分法定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如假设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5%,就意味着商业银行每吸收100元的存款,就要上缴中央银行15元钱。
由此可以看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商业银行的可支配的货币越少,进而导致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数额也越少,其货币创造功能越差。
如过去两年我国中央银行把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7%连续多次上调至15%,显然是属于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措施,目的是削减信用规模,控制通货膨胀幅度;我们应该知道后果可能是物价回落,股票价格下跌,房地产价格下降;但由于我们的市场反应是迟钝的,造成许多人被股市套牢;现在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中国人民银行又开始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说明政府的意图是控制经济的下滑、物价的下跌等。我们明白了这些意图,才能游刃有余地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
上一篇: 马蹄如何修理?
下一篇: 大樱桃夏剪怎样疏枝和环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