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的施肥与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

玉米的施肥与田间管理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而为了保证玉米种植的稳产高产,做好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根据玉米生育特点,在生产管理上分为中期和后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主攻方向。中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合理运筹肥水,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矛盾,培育健壮植株,达到穗大粒多。后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养根护叶,保持绿叶功能,防止早衰,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数,提高粒重。现将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

  一、追肥

  玉米全生育期追肥大致分为两次,第一次在拔节期,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拔节期追肥应占总追肥量的30%40%,15公斤,大喇叭口期占总追肥量的60%70%,20公斤左右,追肥以氮肥为主。由于高温干燥,以深施效果最好,可有效减少肥料的挥发损失,有利于根系吸收,但施肥过深时会因肥料远离根系而使增产效果降低,施肥深度应掌握在1012厘米,施肥深度掌握在拔节期浅一些,行侧距植株810厘米;穗期适当深些,行侧距植株1520厘米。

玉米种植: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

  二、浇水

  玉米进入抽雄期,生长旺盛,加之气温高,蒸腾蒸发量大,需水量达到高峰。此阶段正值玉米抽雄开花,对水分的反应十分敏感,如果水分不足,直接影响雌雄小花发育,造成雌雄不协调,影响正常授粉,导致秃顶缺粒,穗粒数减少,影响产量。浇水应看天、看时、看墒。后期若遇雨涝还应注意及时排涝,土壤持水量超过80%,会引起根系缺氧,导致根系早衰,降低粒重,因此及时做好玉米田排涝。

玉米种植: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技术

  三、中耕除草保墒

  中耕培土可疏松土壤、铲除杂草、蓄水保墒、促根发育。中耕大多集中在喇叭口期连续中耕两次,中耕深度57厘米,要掌握行间深一些、根旁浅一些,以防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