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经济动物 > 其他经济动物 > 肉鸽繁殖异常情况的处理办法是 其他经济动物

肉鸽繁殖异常情况的处理办法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肉鸽配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时间:2013-10-14 来源: yz355 浏览:70 肉鸽配对异常情况的处理5月龄以上的鸽为成鸽,大多已性成熟,应做好配对准备。如养鸽经验不足,常造成上笼鸽配对失败,影响产蛋量或导致孵化失败。生产中,通常应检查下列…......
养殖商务网收集/分享:肉鸽配对异常情况的处理

5月龄以上的鸽为成鸽,大多已性成熟,应做好配对准备。如养鸽经验不足,常造成上笼鸽配对失败,影响产蛋量或导致孵化失败。生产中,通常应检查下列问题,分析与处理异常情况,及时调整。

1、两鸽为同性鸽

因性别鉴别困难,可能出现两鸽为同性鸽的情况,可根据两鸽的行为来判断。如配对后两鸽经常打架或相互追啄,发出“咕咕”叫声,则可能全为公鸽;或两鸽感情很好,但一个多月后仍未产蛋,则两鸽全为公鸽,但具有“同性恋”情行;如两鸽配对后连续产蛋3~4枚,则可能全为母鸽。此时,应将两鸽拆开,另行配对。

2、不能产生感情

人工配对时,若经2~3天两鸽仍未产生感情,母鸽不接受交配,出现公鸽不断追打母鸽现象,这可能系由母鸽不成熟或一方配对前已有对象,出现恋旧引起。此时,可在笼中间用栅栏将两鸽隔开,能相互观望,经2~3天后彼此可产生感情,即公鸽发出“咕咕”鸣叫,母鸽频频点头,甚至双翅微微张开,尾羽下垂,时时冲向公鸽,此时可抽去栅栏,配对成功。若仍不成功,则必须调换公母鸽,重新配对。对于公母鸽因体型、性情差别过大,性欲不同而常引起上笼后不和,需重新选择体型、性情差别不大,性欲相当的公母鸽进行配对。

3、公母比例不当

在自然配对的群养鸽中出现争偶打架严重,导致交配失败或受伤、死亡现象,则可能公鸽多于母鸽;出现无精蛋和破蛋增加,则可能是母鸽比例偏多。此时,应调整公母比例,将未配对的“单身”鸽捉出进行人工配对;增加产蛋巢数量,减少鸽群密度。

4、产蛋异常

若出现每窝只产一枚蛋、产沙壳蛋、蛋壳易碎、产无精蛋等现象,应仔细分析原因,可能与饲料养分不足,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关,解决办法是调整饲料配方,防止养分缺乏。另外,种鸽太肥,则交配困难,雄鸽会出现精液不良、精子少或畸形精子多,生产中无精蛋和破蛋的比例也较高,雌鸽会出现产蛋少,甚至不产蛋等情况;太瘦则造成营养不良,对精子和卵子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培育后期的种鸽要合理搭配饲料营养比例,饲料的供给每天2次为宜,每次可让鸽吃九成饱但不限制饮水,使留种鸽有一个适宜的体况迎接配对,确保配对后种群的繁殖性能。

5、踩破蛋或不孵蛋

初产鸽往往情绪不稳定、性格较烈,出现踩破蛋、频频离巢、弃蛋不孵等恶习。这可能是由于环境不安宁和营养不足引起,应采取措施保持环境安静或调换鸽笼,供给充足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