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4年之前,人们把海南黄檀也称为黄花梨。但当时海南黄檀又分为两种,这就是人们现在很少提到的“花梨公”与“花梨母”。 ?xml:namespace>
花梨公,心材较大,多呈深褐色,边材多呈黄褐色;海南当地人把前者称为花梨公,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糠梨”。
花梨母心材较小,多呈红褐至紫褐色,边材多呈浅黄色。后者称为花梨母,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油梨”。
1984年,华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对海南黄檀进行了重新分类,确定把(花梨公)继续称作海南黄檀,而后一种(花梨母)则定名为降香黄檀,就是今天的海南黄花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