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节,温度、湿度等气候环境因素变化较大,环境因素产业化对仔猪的生长影响很大,适宜的温度、湿度有利于仔猪的生长。秋冬季节,由于仔猪生长发育不够完善,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对环境的要求比成年猪高,因此要提高环境的适宜度。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如何提高仔猪的环境适宜度。
一是猪舍进行整修和维护,提高猪的保温效果。进入秋冬季节要抓紧对猪舍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对损坏圈舍、墙壁、顶棚进行修理。为增加保温效果,开放式猪舍应搭建塑料保温棚,封堵窗户及多余的通风口,在门口挂上棉帘、草帘,把栏舍漏风的部位堵严,关闭好门窗,防止贼风进入。注意仔猪保温箱、取暖灯等保温取暖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供水管要用稻草、薄膜等材料包扎好,防止冰冻和水管破裂。
二是提高猪舍温度。提高猪舍温度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在猪舍内增加垫草。猪只大多数时间趴在圈舍地面上,造成热量损失,寒冷气候增加垫草,可以降低猪的热量损失。20cm~30cm厚垫草保温效果相当于舍内温度提高5℃~8℃。要保持垫草干燥,垫草潮湿及时更换。
(二)在猪舍内加盖一个保温棚。可以在舍内猪床的上方用塑料薄膜、防雨布、木板等材料搭建临时保温棚,根据猪大小确定棚的高度,一般在1m~1.2m之间,以猪只撕扯不到为准。
三是临时取暖、排湿措施。在寒冷来袭时需要临时搭建。可采用红外线灯取暖,在温度较低时,配合垫草、加盖二层棚等办法,在二层棚下用红外线灯为哺乳仔猪和保育幼猪供暖,由于成本较高,不适合大猪的供暖。或临时搭建取暖炉,可用柴油、汽油桶改造成临时取暖炉,以煤、木材或其它柴草作燃料取暖,以提高舍内温度。以薄铁皮卷筒做烟道,并在舍内架设较长的烟道,即可提高取暖的效果,又有利于降低舍内湿度。
四是加强猪舍通风,降低舍内湿度,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寒冻天气栏舍长期处于相对密闭状态,舍内粪便应勤打扫,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降低舍内湿度,减少有害气体浓度。采取的方法是(一)定时开启气窗通风换气。通风换气时间不宜过长,以排出有害气体为度,及时关闭气窗。(二)控制冷空气流向。进入猪舍的冷空气要控制流向,不要直接吹到猪的身上。在传统的自然通风猪舍当中,通常通过屋脊和边墙上的通风口加以控制。(三)保温和换气应采用较为灵活的调节方式,两者兼顾。高温则多换气,低温则先保温再换气。
五搞好清洁卫生,做好消毒灭源。分娩舍保持清洁卫生、安静、干燥、通风和适宜温度,冬季忌用水冲栏,栏床上有粪应立即清扫,时刻保持无粪便存在。扫除后,宜用拧干消毒液拖布擦干净;保育仔猪网床用水冲刷干净。产床使用前必须进行彻底清洗消毒。饮水槽、饮水器应定期清洗,饲养用具、桶、铲等应保持清洁,建议各猪舍用具分开。在大门、通道出入口设消毒池或铺垫消毒地毯,消毒药液及消毒地毯要定时更换。外来人员出入、车辆进出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
六加强管理,改善环境。主要方法是(一)精心调教。仔猪转入保育舍,调教工作非常重要,固定的采食、排泄、睡觉习惯是保持猪圈小环境清洁的基础。转栏1周内要反复调教,建立仔猪条件反射,经常观察仔猪活动,采食情况、粪便状况,及时打扫,确保圈舍空气清新,环境整洁。(二)增加光照。冬季,在保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白天可打开窗户或运动场,给仔猪或猪舍内增加光照,提高温度,增强仔猪抵抗力,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