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鸭瘟流行病学有哪些?

鸭瘟流行病学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易感动物 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鸭,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品 种的鸭都有易感性,以番鸭、麻鸭、绵鸭易感性最高,北京鸭次 之。在自然情况下,鹅和病鸭密切接触也能感染发病。

2 、发病年龄 自然感染潜伏期通常为2~4d,成年鸭和产蛋母鸭发病和死亡 较为严重,30日龄以内雏鸭发病较少。但在人工感染时,雏鸭较 易感,雏鸭也很易感,死亡率也很高。

3 、发病季节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一般以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为 严重。

4 、传染源 病鸭和潜伏期的感染鸭,以及病愈不久的带毒鸭(至少带毒 3个月)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被病鸭和带毒鸭的排泄物污染的饲 料、饮水、场地、用具和运输工具等,也是造成鸭瘟传播的重要 因素。

5 、传播途径 鸭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可通过接触而直接传染,如 健康鸭和病鸭在一起放牧,或在水中相遇而发生感染,也可通过 与污染环境接触而间接传染,还可通过交配、眼结膜和呼吸道而 传染。被污染的水源、鸭舍、用具、饲料、饮水是本病的主要传 染媒介。

6、 发病病程 当鸭瘟传入易感鸭群后,一般3~7d开始出现零星病鸭,再经 3~5d陆续出现大批病鸭,疾病进入流行发展期和流行盛期。鸭群 整个流行过程一般为2~6周。如果鸭群中有免疫鸭或耐过鸭时, 可延至2~3个月或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