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及时破膜接苗。要不定期检查地膜覆盖马铃薯的出苗情况,好及时破口接苗,并在出苗处将地膜破一小口引出幼苗,用湿土封住膜孔。
二、早施提苗结薯肥。齐苗期,每亩施用尿素15公斤,或腐熟人粪尿200公斤,或碳酸氢铵25公斤加硫酸钾5~8公斤兑水进行条施;现蕾期,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但要注意看苗施肥。
三、早培土、培高垄。苗期结合追肥进行一次中耕培土;追施蕾肥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垄高达到20厘米以上。
四、适时抗旱排渍。对干旱的田块,要及时灌水,待土壤湿润后要立即排水;雨水较多时,应及时清沟排渍。
五、防止低温冻害。在播种时增施草木灰、火烧土等热性肥料,或在寒潮来临前,采取灌水、熏烟以及在马铃薯植株上盖草等措施增强植株抗寒能力。
六、搞好化调控旺。植株生长过旺时,在现蕾期选择晴天上午露水消失或者下午2点以后,每亩用15%多效唑35克加水60公斤均匀喷雾。仍有旺长趋势的,可于喷药相隔一周后再喷施一次。
七、加强病虫害防治。
晚疫病:出苗后平均气温达到15℃且有连续3天以上阴雨时,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每次用药量175~225克;或70%安泰生,每亩每次用药量150~200克等进行预防。当田间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时,每亩每次用68.75%银法利60~75毫升;或72%克露100克等喷雾。病重时每隔7~10天重复施用,连续4~5次。
地下害虫:一是用乐斯本颗粒剂与基肥混合撒于施肥沟内;二是结合第一次施肥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2000倍液等喷雾保苗。
蚜虫:可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均匀喷雾。
甘薯黑斑病的症状:危害薯苗茎基部和薯块,育苗期病苗生长不旺,叶色淡。病基部长出椭圆形或梭形病斑梢凹陷,病斑初期有灰色霉层,后逐步出现黑色刺毛状物和黑色粉状物。病斑逐渐扩大,使苗的基部变黑,呈黑脚状而死。严重时苗未出土即死于土中。种薯变黑腐烂,造成烂床。圆筒形、棍棒形或哑铃形。分生孢子可随时萌发生出芽管,在芽管顶端再串生小的内生次生孢子;但有时也可萌发后形成厚垣孢子,暗褐色椭圆形,壁厚,能抵抗甘薯黑斑病病原菌农业植病学不良环境 。
甘薯黑斑病
黑斑病主要靠带病种薯传病,其次为病苗,带病土壤、肥料也能传病。用病薯育苗,长出病苗。病菌可直接侵入苗根基,在薯块上主要从伤口侵入,也可通过根眼、皮孔、自然裂口、地下虫咬伤口等侵入。在收获、贮藏过程中,操作粗放,造成大量伤口,均为病菌入侵创造有利条件。窖藏期如不注意调节温湿度,特别是入窖初期,由于薯块呼吸强度大,散发水分多,薯块堆积窖温高,在有病源和大量伤口情况下,很易发生烂窖。育苗时,主要病源为病薯,其次带菌土壤和带病粪肥,也能引起发病。黑斑病发病温度与薯苗生长温度一致,最适温度为25~ 27℃,最高35℃;高湿多雨有利发病,几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的地块发病重;土壤含水量在14-60%范围内,病害随温度增高而加重。不同品种抗病性有差异;植株不同部位差异显著,地下白色部分最易感病,而绿色部分很少受害。
防治方法
(1)培育无病薯苗 种薯经过严格挑选,汰除病、虫、冻、伤薯块,然后进行消毒处理。①温水浸种 用50~54℃温水浸种处理10分钟,适用于北方火炕育苗;②药剂浸种 用80%“402“1500倍液浸种l0分钟,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浸种5分钟,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5分钟。种薯上床前要施足底肥,浇足水,育苗期注意保温、炼苗,培育无病壮苗。在北方火炕育苗,可采用高温,即在种薯上炕后345天内,将床温提高到35一38℃,以杀灭病菌,以后经常保持25-30℃,并注意炼苗,每次拔苗后浇水,升炕温1-2天,以利伤口愈合。
(2)栽插无病薯苗 大田栽插时要严格汰除病苗粉剂3000倍液浸薯苗基部(6厘米左右)243分钟;或剪取春薯蔓扦插,均可收到良好防效。
(3)适时收获,安全贮藏。同贮藏病害。然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浸薯苗基部般温床育情,剪苗后浸药
(4)建立无病留种地 黑斑病严重发生区,应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3年代末种过甘薯的地块,采用高剪苗或插春蔓,施无病粪肥、净水,并注意防治地下虫.单收、单运、单藏。
一、及时破膜接苗。要不定期检查地膜覆盖马铃薯的出苗情况,好及时破口接苗,并在出苗处将地膜破一小口引出幼苗,用湿土封住膜孔。
二、早施提苗结薯肥。齐苗期,每亩施用尿素15公斤,或腐熟人粪尿200公斤,或碳酸氢铵25公斤加硫酸钾5~8公斤兑水进行条施;现蕾期,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但要注意看苗施肥。
三、早培土、培高垄。苗期结合追肥进行一次中耕培土;追施蕾肥时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垄高达到20厘米以上。
四、适时抗旱排渍。对干旱的田块,要及时灌水,待土壤湿润后要立即排水;雨水较多时,应及时清沟排渍。
五、防止低温冻害。在播种时增施草木灰、火烧土等热性肥料,或在寒潮来临前,采取灌水、熏烟以及在马铃薯植株上盖草等措施增强植株抗寒能力。
六、搞好化调控旺。植株生长过旺时,在现蕾期选择晴天上午露水消失或者下午2点以后,每亩用15%多效唑35克加水60公斤均匀喷雾。仍有旺长趋势的,可于喷药相隔一周后再喷施一次。
七、加强病虫害防治。
晚疫病:出苗后平均气温达到15℃且有连续3天以上阴雨时,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每次用药量175~225克;或70%安泰生,每亩每次用药量150~200克等进行预防。当田间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时,每亩每次用68.75%银法利60~75毫升;或72%克露100克等喷雾。病重时每隔7~10天重复施用,连续4~5次。
地下害虫:一是用乐斯本颗粒剂与基肥混合撒于施肥沟内;二是结合第一次施肥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2000倍液等喷雾保苗。
蚜虫:可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均匀喷雾。
上一篇: 脐橙的种植管理技术?
下一篇: 猪体内的腰椎有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