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种后,应尽早进行妊娠诊断,以便对兔进行分类管理,并对未孕母兔给予及时配种。妊娠诊断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外观法。母兔妊娠后,可见食欲增加,采食量增加,配种后15天左右,妊娠兔体重明显增加,毛色光润,腹围增大,下腹突出。
②称重法。即在母兔配种之前和配种12天之后分别称重,看两次体重的差异。由于胎儿在前期增长很慢,胎儿及子宫增加的总重量不大,母兔采食多少所增减的重量远比母兔妊娠前期的实际增重大,因此称重法很难确定是否妊娠。而且,称重也较繁琐,故应用价值不大。
③试情法。又称复配法,即在母兔配种后5~7天,将母兔放在公兔笼中,如接受交配,便认为空怀,如拒绝交配,便认为已孕。用此法诊断妊娠,准确性也较差。因为如果母兔交配后未孕,5~7天也不一定发情,而且已经怀孕的母兔还有可能接受交配。试情法诊断妊娠也比较危险。因为怀孕的母兔在与公兔接触时,可能发生咬斗现象。因此,试情法不宜推广。
④放射免疫诊断法。此法是早期诊断妊娠的好方法。据测定,母兔发情期孕酮水平是每毫升血清中o.8—1.5纳克,配种后第5天未孕的为2纳克,而怀孕的高达7纳克。用此法在配种后4~5天即可确诊妊娠与否。但方法复杂,成本高,难以在生产中应用。
⑤摸胎法。是利用手指隔着母兔腹壁触摸胚胎诊断妊娠的方法。一般从母兔配种后8~10天开始,最好在早晨饲喂前空腹进行。将母兔放在一个平面上,左手抓住耳朵及颈皮,使之安静,兔头朝向操作者。右手的大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呈“八”字形,手心向上,伸到母兔后腹部触摸,未孕的母兔后腹部柔软,怀孕母兔可触摸到似肉球样、可滑动的、花生米大小的胚泡。
摸胎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8~10天的胚泡大小和形状易与粪球混淆,应注意区分。粪球表面硬而粗糙,无弹性和无肉球样感觉,分散面较大,并与直肠宿粪相接,不随妊娠时间的长短而变化。
第二,妊娠时间不同,胚泡的大小、形态和位置不一样。妊娠8~10天,胚泡呈圆形,似花生米大小,弹性较强,在腹后中上部,位置较集中;13—15天,胚泡仍是圆形,似小枣大小,弹性强,腹后中部;18~20天,胚泡呈椭圆形,似小核桃大小,弹性变弱,腹中部;22~23天,呈长条形,可触到胎儿较硬的头骨,位于腹中下部,范围扩大;28~30天,胎儿的头体分明,长约6~7厘米,充满整个腹腔。
第三,不同胎次,胚泡也不相同。一般初产兔胚泡稍小,位置靠后上;经产兔胚泡稍大,位置靠下;大型兔胚泡较大,中小型兔胚泡小些,而且腹壁较紧,不宜触摸,应特别注意。
第四,注意与子宫瘤和肾脏的区别。子宫瘤虽有弹性,但增长速度慢,一般为1个,当肿瘤多个时,大小一般相差悬殊,与胚胎不一样。大型兔,特别是膘情较差时,肾脏周围的脂肪少,肾脏下垂,初学者易误将肾脏与18~20天的胚胎混淆。
第五,摸胎最好空腹进行。将兔放在一个平面上,平面不要光滑,也不应有锐物。应在兔安静状态下进行。如兔挣扎,立刻停止操作,待平静后再摸。如一时确诊不了,可请有经验的人指导,或过几日待胚胎增大后再摸。切忌用力硬捏。一旦确定妊娠,便按妊娠兔管理,不宜轻易捕捉或摸胎。
上一篇: 花木修剪时间如何掌握?
下一篇: 大棚蔬菜要抓好配方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