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规律及特点 此病主要由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S病毒(PVS)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中的1种或多种复合侵染引起。马铃薯X病毒,也称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寄主范围广,侵染的植物主要是茄科,体外存活期1年以上,在马铃薯上引起轻花叶,有时产生斑驳或环死斑。马铃薯Y病毒(,也称马铃薯重花叶病毒,也可侵染多种茄科植物,体外存活期1~2天,在马铃薯上引起严重花叶或坏死斑点和条斑。马铃薯S病毒(,也称马铃薯潜隐病毒,寄主范围较窄,系统侵染只限于少数茄科植物,体外存活2~4天,在马铃薯上引起轻度皱缩花叶或不显症。马铃薯卷叶病毒,主要侵染茄科植物,体外存活期12~24小时,在马铃薯上引起卷叶。此外,马铃薯A病毒(PVA)和烟草花叶病毒(TMV)也可侵染马铃薯引起病毒病。病毒主要在薯块内越冬,为播种后发生病害的主要初始毒源。在田间PVY、PVS、PLRV都可通过蚜虫及汁液摩擦传毒。高温干旱,田间管理粗放,蚜虫数量大,病害发生严重。25℃以上高温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和传病,使病害迅速扩展蔓延.加重其受害程度。此外,品种抗性和栽培措施在很大程度影响发病程度。
二、防治要点
①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采用茎尖组织培养脱毒种薯,以确保无毒种薯种植。
②选用东农304、克新1号、克新4号等抗耐病优良品种。
③农业防治。精细整地,采用高垄或高埂栽培,施足有机底肥,增施磷、钾肥,生长期及时中耕除草和培土,适时浇水,忌大水漫灌,及早拔除病株。
④药剂防治。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药剂可选用10%蚜虱净或大功臣或千红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在发病初期,喷洒2%菌克毒克水剂200~250倍液,或20%康润1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800倍液等抗病毒药剂。
上一篇: 花生的虫害有哪些?
下一篇: 幼枣树支如何干轮流开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