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是一种爆发性、毁灭性病害,大发生时可导致小麦严重减产,甚至绝产,且病麦含有毒素,食用后可引起人畜中毒。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全国呈流行趋势,根据田间菌源量、当前气候条件以及小麦生育期等因素综合分析,今年我区小麦赤霉病流行态势极为严峻。一是田间菌源充足。田间积累了大量菌源,菌源量满足大流行的条件。二是气候条件有利。近期降水量多,田间湿度大,有利于小麦赤霉病子囊孢子的萌发与释放,另据气象部门预测,4月底5月上旬我市气温正常略偏高,降雨偏多,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十分吻合,有利于小麦赤霉病菌的侵染与发病。三是品种抗性弱。我区主栽小麦品种阎麦9710等不抗赤霉病病。
防治方法:
1、适期防治:小麦初花期(扬花株率5%)喷第一次药,大约在4月20日左右,感病品种或适宜发病年份一周后补喷一次。
2、选用药剂:每亩可用12.5%烯唑醇25-30克或25%戊唑醇15-20克或用50%多菌灵胶悬剂100-150毫升。
3、用药方法: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和上部叶片均匀喷雾。使用手动喷雾器每亩对水30公斤,使用机动喷雾器每亩对水15公斤喷雾,如遇喷药后下雨,则需雨后补喷。
4、病虫兼治:在防治小麦赤霉病等病害时,每亩加入25%吡虫啉15克和功夫菊酯100毫升,可兼治小麦蚜虫和吸浆虫。
上一篇: 草石蚕栽培需要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下一篇: 小麦拌种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