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柑橘疮痂病病状:柑橘疮痂病又称“疥疮疤”、“癞头疤”、“麻壳”等,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尤其易侵染幼嫩组织。叶片染病,开始产生蜡黄色油渍状小斑点,然后病斑渐扩大、木栓化,形成灰白色至暗褐色圆锥状疮痂,病斑一面突出,一面凹陷。严重时病斑连片,导致叶片扭曲畸形。幼叶染病常干枯脱落;幼果染病,果面密生茶褐色疮痂,常早期脱落。
2、柑橘溃疡病病状: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枝梢。叶片染病,初期在叶背产生黄色或暗黄绿色油渍状小斑点,然后叶面隆起,出现米黄色海绵状物。果实染病,与叶片上症状相似。高感品种枝梢也染病,初生圆形水渍状小点,后扩大,病斑木栓化,形成大而深的裂口。最后数个病斑融合形成黄褐色不规则形大斑,边缘明显。
3、柑橘炭疽病病状:柑橘炭疽病俗称爆皮病,叶片染病多发生在叶缘或叶端,病斑浅灰色,边缘褐色,呈不规则形或近圆形,直径0.2~1.4cm。枝梢染病始于叶柄基部腋芽处,病斑开始呈淡褐色,椭圆形至长梭形,病部环枝一周时,病部以上变成灰白色枯死并散生小黑点。大枝或主干染病,病斑长椭圆形或条状,果实染病上面常出现干斑或果腐。
4、柑橘树脂病病状:柑橘树脂病又称砂皮病、蒂腐病。桔树染病后致枝叶凋萎或整株枯死。枝干染病时,表现流胶和干枯两种类型。
5、柑橘脚腐病病状:柑橘脚腐病俗称“烂蔸巴”。主要为害根颈部,地上部也可受害。根颈部染病初期,病部褐色,有酒糟气味,流有胶液。严重的环绕整个树干,使柑橘树死亡。
6、柑橘煤污病病状:柑橘煤污病又称煤烟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及果实,初期仅在病部生一层暗褐色小霉点,然后逐渐扩大,直至形成绒毛状黑色或暗褐色霉层,并散生黑色小点。
7、柑橘立枯病病状:柑橘立枯病有两种,一种是丝核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另一种是由拟细菌引起的立枯病。
8、柑橘黑星病柑橘黑星病又称黑斑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枝梢。果实染病分为黑星型和黑斑型两种类型。
黑星型病状:病斑红褐色,圆形,直径1~6mm,后期病斑变成黑褐色,边缘隆起,中部凹陷,上面着生黑色小粒点,贮藏期继续扩展,发病部位易被腐生菌侵染引起腐烂。
黑斑型病状:病斑大,淡黄色或橙黄色,后渐变成暗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严重时病斑连片覆盖大部分果面。贮藏期,果肉变黑,腐烂。
9、柑橘黑腐病病状:主要为害果实。症状常因品种而稍有不同。温州蜜柑染病,果面近脐部变黄,看上去类似于成熟果,后发病部位变褐,呈水渍状,不断扩大,呈不规则形,四周紫褐色,中央色淡。宽皮桔类,病菌主要从脐部小孔或伤口侵入,致病部果皮呈水渍状,失去光泽,后变黄褐色,果心变墨绿色,具有霉状物。
1、柑橘疮痂病病状:柑橘疮痂病又称“疥疮疤”、“癞头疤”、“麻壳”等,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尤其易侵染幼嫩组织。叶片染病,开始产生蜡黄色油渍状小斑点,然后病斑渐扩大、木栓化,形成灰白色至暗褐色圆锥状疮痂,病斑一面突出,一面凹陷。严重时病斑连片,导致叶片扭曲畸形。幼叶染病常干枯脱落;幼果染病,果面密生茶褐色疮痂,常早期脱落。
2、柑橘溃疡病病状:主要为害叶片、果实和枝梢。叶片染病,初期在叶背产生黄色或暗黄绿色油渍状小斑点,然后叶面隆起,出现米黄色海绵状物。果实染病,与叶片上症状相似。高感品种枝梢也染病,初生圆形水渍状小点,后扩大,病斑木栓化,形成大而深的裂口。最后数个病斑融合形成黄褐色不规则形大斑,边缘明显。
3、柑橘炭疽病病状:柑橘炭疽病俗称爆皮病,叶片染病多发生在叶缘或叶端,病斑浅灰色,边缘褐色,呈不规则形或近圆形,直径0.2~1.4cm。枝梢染病始于叶柄基部腋芽处,病斑开始呈淡褐色,椭圆形至长梭形,病部环枝一周时,病部以上变成灰白色枯死并散生小黑点。大枝或主干染病,病斑长椭圆形或条状,果实染病上面常出现干斑或果腐。
4、柑橘树脂病病状:柑橘树脂病又称砂皮病、蒂腐病。桔树染病后致枝叶凋萎或整株枯死。枝干染病时,表现流胶和干枯两种类型。
5、柑橘脚腐病病状:柑橘脚腐病俗称“烂蔸巴”。主要为害根颈部,地上部也可受害。根颈部染病初期,病部褐色,有酒糟气味,流有胶液。严重的环绕整个树干,使柑橘树死亡。
6、柑橘煤污病病状:柑橘煤污病又称煤烟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及果实,初期仅在病部生一层暗褐色小霉点,然后逐渐扩大,直至形成绒毛状黑色或暗褐色霉层,并散生黑色小点。
7、柑橘立枯病病状:柑橘立枯病有两种,一种是丝核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另一种是由拟细菌引起的立枯病。
8、柑橘黑星病柑橘黑星病又称黑斑病。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枝梢。果实染病分为黑星型和黑斑型两种类型。
上一篇: 猪链球菌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下一篇: 奶牛酮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如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