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猪瘟的治疗,早期可使用“抗猪瘟血清”,每公斤体重皮下或耳静脉注射2毫升,必要时第二天再注射1次。
预防
(1)不从外地,特别是有疫病的地区购买猪种,坚持自繁自养。
(2)加强饲养管理。喂猪时要喂饱喂足,不喂霉烂变质的饲料。注意观察猪的精神、食欲等情况。平时做好防寒保暖,防止猪只受寒感冒;要保持清洁卫生与定期消毒,加强防疫工作。
(3)每年春季进行一次“干燥猪瘟免化弱毒疫苗”预防注射,大小猪均于臀部或耳根后肌肉或皮下注射一毫升。注射后第四天产生免疫力,断奶仔猪免疫期可达一年半。哺乳仔猪产生免疫力往往不够坚强,必须在断奶后再注射一次。
猪瘟发生时的防治。
(1)对病猪立即隔离并使用抗猪瘟血清治疗。铲除病猪舍的表土,清除积粪,随同垫草堆积进行生物热消毒。猪舍内用2%氢氧化钠或2%氢氧化钾溶液,或者用10—20%石灰水或20—30%草木灰溶液喷洒消毒。
(2)封锁病猪舍,严防病猪及其饲料、饲养用具与健康猪接触,以防猪瘟的传播蔓延。
(3)其他猪群为增强其抗病力,可用抗猪瘟血清按每百公斤体重皮下或静脉注射1毫升,过7天后再用干燥猪瘟免化弱毒疫苗注射,使猪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4)病死的猪,不要随意宰杀,尸体要挖坑深埋,以免血、肉、内脏及洗肉水污染环境。威胁健群猪样。
(5)病猪舍,在最后一头猪死亡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清扫与消毒。用具进行清洗与曝晒,并停止使用15—30天后,才重新关养新猪。
防治措施
目前,对于该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靠平时的预防。
”定期预防注射,每年春秋两季,除对成年猪普遍进行一次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外,对断奶仔猪及新购进的猪都要及时防疫注射。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按瓶签说明加生理盐水稀释,大小猪一律肌肉注射I毫升,注射后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
猪瘟常发疫区,仔猪出生后25-30日龄注射一次,55-60日龄仔猪断奶后再注射一次,保护率可达100% 给怀孕母猪注射疫苗,能增强母子抵抗猪瘟病毒的能
力。一般于母猪分娩前一个半月进行一次预防注射.
紧急免疫接种,在已发生疫情的猪群中,做紧急预防注射,能起到控制疫情和防止疫情扩大蔓延的作用,注射时可先周围无病区和无病猪舍的猪开始,后注射同群猪,病猪一般不注射。为加强免疫力,注射时可适当增加剂量。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猪圈消毒,提高猪群整体抗病力,杜绝从疫区购猪。新购人的猪应隔离观察30天,证实无病,并注射猪瘟疫苗后方可混群。
在猪瘟流行期间,饲养用具每隔3-r5天消毒一次。病猪消毒后,彻底消除粪便、污物,铲除表土,垫上新土,猪粪应堆积发酵。在病猪初期,可试用抗猪瘟血清给猪注射,其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3毫升,每天注射一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传染病,健康猪只要吃了病猪污染过的饲料、饮水,或接触过病猪,都可以发病。
(一)病状
猪瘟按病程长短分最急、急性和慢性型3种。
1、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猪瘟常发生于流行的早期,病状不明显,病猪常常突然死亡或体温突然升高,有时鼻孔出血,数小时之内死亡。
2、急性型 急性型猪瘟比较多见,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2℃,寒颤,精神不好,拱背,不愿行走。初期拉干粪,很快拉稀粪,粪中带血,腹下、股内侧皮肤较薄到的地方,有深紫红色的出血点或斑,用手指压迫,其色泽不褪。
3、慢性型 慢性型猪瘟,在流行的后期或常发地区比较多见。病期较长,可持续1~2个月。病住表现吃食不好,消瘦,常卧于垫草之中。小猪发育停滞,毛枯,拱背,行走摇摆不稳。
(二)剖检
患猪瘟病死的猪,皮肤、胃、肠、肾有出血点,膀胱粘膜也有出血点。肠粘膜上有时有纽扣状溃疡。肝脏肿大。
(三)防治方法 猪瘟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法,病的初期,可用抗猪瘟血清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价格较贵不易获得,因而应用不普遍,预防注射猪瘟疫苗是防止猪瘟病发生的最好办法。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有两种:一种是湿苗,又分血苗和淋、脾苗。血苗是鲜红色的液体,淋、脾苗是一种带淡红色的乳剂。可在县、乡兽医站随制随用、不可隔日用。大、小猪均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另一种是冻干苗,是淡黄色或稍带紫红色的海绵状固体,加入生理盐水即溶解为均匀的悬浮液。按规定的倍数稀释后,大、小猪均肌肉注射1毫升。冻干苗需在低温下保持,在—15℃下保存,不超过12个月,0~4℃下保存,不超过6个月,10~25℃存放,不超过10天,稀释后要当天用完,不可隔日用。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4天后即可产生免疫力。哺乳仔猪第一次注射应在出生后20天,离乳后(60日龄),可第二次注射,免疫期可达8个月左右,当猪群发生猪瘟时,可在疫区采取紧急预防注射,也可达到预防的目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猪丹毒菌苗、猪肺疫苗同时给猪分点接种,使猪能对这3种传染病都有抵抗力,不受其感染。
另外,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和小猪断乳后要多打1次防疫针,平时要注意对猪舍进行 消毒,并做好卫生工作。发现病猪要严格隔离消毒。病死的猪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传播。猪舍、运动场,和饲具等,应用2%~3%烧碱书消毒,或洒石灰乳。同时,可结合病情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病。
防治
猪瘟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法,病的初期,可用抗猪瘟血清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价格较贵不易获得,因而应用不普遍,预防注射猪瘟疫苗是防止猪瘟病发生的最好办法。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有两种:一种是湿苗,又分血苗和淋、脾苗。血苗是鲜红色的液体,淋、脾苗是一种带淡红色的乳剂。可在县、乡兽医站随制随用、不可隔日用。大、小猪均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另一种是冻干苗,是淡黄色或稍带紫红色的海绵状固体,加入生理盐水即溶解为均匀的悬浮液。按规定的倍数稀释后,大、小猪均肌肉注射1毫升。冻干苗需在低温下保持,在—15℃下保存,不超过12个月,0~4℃下保存,不超过6个月,10~25℃存放,不超过10天,稀释后要当天用完,不可隔日用。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4天后即可产生免疫力。哺乳仔猪第一次注射应在出生后20天,离乳后(60日龄),可第二次注射,免疫期可达8个月左右,当猪群发生猪瘟时,可在疫区采取紧急预防注射,也可达到预防的目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猪丹毒菌苗、猪肺疫苗同时给猪分点接种,使猪能对这3种传染病都有抵抗力,不受其感染。
另外,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和小猪断乳后要多打1次防疫针,平时要注意对猪舍进行 消毒,并做好卫生工作。发现病猪要严格隔离消毒。病死的猪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传播。猪舍、运动场,和饲具等,应用2%~3%烧碱书消毒,或洒石灰乳。同时,可结合病情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病。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传染病,健康猪只要吃了病猪污染过的饲料、饮水,或接触过病猪,都可以发病。
防治 猪瘟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法,病的初期,可用抗猪瘟血清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价格较贵不易获得,因而应用不普遍,预防注射猪瘟疫苗是防止猪瘟病发生的最好办法。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有两种:一种是湿苗,又分血苗和淋、脾苗。血苗是鲜红色的液体,淋、脾苗是一种带淡红色的乳剂。可在县、乡兽医站随制随用、不可隔日用。大、小猪均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另一种是冻干苗,是淡黄色或稍带紫红色的海绵状固体,加入生理盐水即溶解为均匀的悬浮液。按规定的倍数稀释后,大、小猪均肌肉注射1毫升。冻干苗需在低温下保持,在—15℃下保存,不超过12个月,0~4℃下保存,不超过6个月,10~25℃存放,不超过10天,稀释后要当天用完,不可隔日用。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4天后即可产生免疫力。哺乳仔猪第一次注射应在出生后20天,离乳后(60日龄),可第二次注射,免疫期可达8个月左右,当猪群发生猪瘟时,可在疫区采取紧急预防注射,也可达到预防的目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猪丹毒菌苗、猪肺疫苗同时给猪分点接种,使猪能对这3种传染病都有抵抗力,不受其感染。
另外,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和小猪断乳后要多打1次防疫针,平时要注意对猪舍进行 消毒,并做好卫生工作。发现病猪要严格隔离消毒。病死的猪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传播。猪舍、运动场,和饲具等,应用2%~3%烧碱书消毒,或洒石灰乳。同时,可结合病情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病。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传染病,健康猪只要吃了病猪污染过的饲料、饮水,或接触过病猪,都可以发病。
(一)病状
猪瘟按病程长短分最急、急性和慢性型3种。
1、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猪瘟常发生于流行的早期,病状不明显,病猪常常突然死亡或体温突然升高,有时鼻孔出血,数小时之内死亡。
2、急性型 急性型猪瘟比较多见,病猪体温升高达40.5~42℃,寒颤,精神不好,拱背,不愿行走。初期拉干粪,很快拉稀粪,粪中带血,腹下、股内侧皮肤较薄到的地方,有深紫红色的出血点或斑,用手指压迫,其色泽不褪。
3、慢性型 慢性型猪瘟,在流行的后期或常发地区比较多见。病期较长,可持续1~2个月。病住表现吃食不好,消瘦,常卧于垫草之中。小猪发育停滞,毛枯,拱背,行走摇摆不稳。
(二)剖检
患猪瘟病死的猪,皮肤、胃、肠、肾有出血点,膀胱粘膜也有出血点。肠粘膜上有时有纽扣状溃疡。肝脏肿大。
(三)防治方法 猪瘟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法,病的初期,可用抗猪瘟血清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价格较贵不易获得,因而应用不普遍,预防注射猪瘟疫苗是防止猪瘟病发生的最好办法。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有两种:一种是湿苗,又分血苗和淋、脾苗。血苗是鲜红色的液体,淋、脾苗是一种带淡红色的乳剂。可在县、乡兽医站随制随用、不可隔日用。大、小猪均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另一种是冻干苗,是淡黄色或稍带紫红色的海绵状固体,加入生理盐水即溶解为均匀的悬浮液。按规定的倍数稀释后,大、小猪均肌肉注射1毫升。冻干苗需在低温下保持,在—15℃下保存,不超过12个月,0~4℃下保存,不超过6个月,10~25℃存放,不超过10天,稀释后要当天用完,不可隔日用。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4天后即可产生免疫力。哺乳仔猪第一次注射应在出生后20天,离乳后(60日龄),可第二次注射,免疫期可达8个月左右,当猪群发生猪瘟时,可在疫区采取紧急预防注射,也可达到预防的目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可单独使用。也可与猪丹毒菌苗、猪肺疫苗同时给猪分点接种,使猪能对这3种传染病都有抵抗力,不受其感染。
另外,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和小猪断乳后要多打1次防疫针,平时要注意对猪舍进行 消毒,并做好卫生工作。发现病猪要严格隔离消毒。病死的猪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传播。猪舍、运动场,和饲具等,应用2%~3%烧碱书消毒,或洒石灰乳。同时,可结合病情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病。
上一篇: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经济效益如何?
下一篇: 月季花蝼蛄虫害怎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