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辣椒 > 如何识别与防治辣椒灰霉病? 辣椒

如何识别与防治辣椒灰霉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辣椒灰霉病主要发生在定植后成株期,特别是保护地,气温低、通风不良,湿度大的情况下最易发生,是常见的辣椒常见病害之一。

一、症状:

辣椒灰霉病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危害叶片、茎杆、花、果实。

苗期发病,初始子叶顶端褪绿变黄,后扩展至幼茎,幼茎变细缢缩,是幼苗病茎折断枯死。

叶片发病,初始叶外沿褪绿变黄并产生灰白色霉层,发病初期可使整叶腐烂而死。

茎杆发病,初始在茎杆产生水渍状小斑,扩展后成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部呈淡褐色,表面生灰白色霉层。严重时,病斑可绕茎杆一周,引起病部上端的茎杆、叶片枯死。

果实发病,初期为害部位的果皮呈白色水渍状,后发生组织软腐,后期病部表面着生灰白色的霉层。

二、发病规律:

由真菌灰葡萄孢引起,主要以孢子形式在土壤里越冬和越夏,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菌丝,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传播,蔓延迅速,病菌发育适温20-25℃。特别是在低温、高湿、弱光、通气不良的条件下,发病更加严重。

三、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在低温期避免湿度过大,及时摘除近地面老叶病叶,加强通风透光,发病期应尽量控制浇水,降低湿度。

化学防治:

建议使用嘧霉胺或腐霉利全株喷施。发病严重可喷2-3次。每次间隔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