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如何? |
北京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北京市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为基础,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科技和农耕文化为重点,把农业种植、农艺景观、新农村建设和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田野旅游景观,使之与首都的旅游景点相配合,成为城市居民丰富农业知识、体验农业生产劳动和农家生活、享用农业成果以及休闲健身的场所。
近几年来,在市场拉动、供给推动、政策引导的合力作用下,北京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接待人数和收入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全市乡村民俗旅游接待村已达630个,接待户13570户,实际经营观光农业园1302个。2007年郊区乡村民俗旅游村与观光农业园共接待游客2614.4万人次,同比增长19.2%;总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27.9%;休闲观光农业行业从业人员达7.9万人。北京郊区观光农业的发展历经了萌芽自发、政府引导和规范管理三个时期。北京郊区休闲观光农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昌平县十三陵旅游区率先建立观光采摘果园以来,京郊各区、县观光农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开发和形成了一些观光农业项目和景点,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据北京市农业与农村资源区划办调查,“九五”初期,1996年京郊拥有119个观光农业园区(或景点),共接待了近300万人次的游客,获得经营性收入(不完全统计)3.2亿元。而到了2001年,郊区观光农业继续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取得了更好的效益。观光农业项目已累计达到1589项,全年接待游客2856万人次,观光农业总收入17亿元,其中门票收入3.5亿元,采摘收入2.2亿元,垂钓收入2.9亿元,出租农家客房、农家饮食收入1.6亿元。
观光农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京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动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上一篇: 有机葡萄施肥管理措施有那些?
下一篇: 胡麻栽培对土壤肥料有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