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奶山羊产后瘫痪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奶山羊产后瘫痪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认真搞好冬季孕羊的生育保健,将疾病防治在初发期。冬季缺乏青绿饲料,可补喂青贮饲料和麦芽、蔬菜叶、萝卜等,能量饲料(麸皮、玉米、大麦粉等)每只羊每日不少于500克,蛋白质(饼类和鱼粉等)、维生素E维生素AD要保证供给,并多补充促进母羊和胎儿骨骼发育钙化的钙源饲料,如鱼子、骨粉、豌豆等。晴天让羊多到户外阳光充足的地方活动晒太阳,增加光照,增强体质。抓住母羊怀羔有利时机,从产前30天开始,对患羊进行预防性服药,消除病患。用0.5克葡萄糖钙片,一次8片,一日3次,可加维生素D同服,以促进钙的吸收,维持羊体血钙含量的稳定性。服药直到分娩,对身瘦体弱的老羊可多服。

2、严格控制产后挤奶量,谨防失钙引发瘫痪。产后第1天,挤奶量控制在能够使羊羔饮用即可,第2天挤日产奶量的1/2以下,第3天挤日产奶量的2/3以下,第4天挤日产奶量的3/4以下,第5天根据羊健康状况决定挤奶量。如果羊体质健壮,食欲正常,可将奶全部挤净。

3、一旦发病,即刻防治。羊产后要密切观察羊体健康状况,发现羊喜卧、卧地起来及行走困难,有时两后肢滑倒,即是瘫痪的先兆,必须不失时机抓紧治疗,羊一旦瘫痪则救治无效。口服吸收见效快的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一次50毫升,一日2次。静脉注射氯化钙或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一次40毫升,一日2次。皮下注射维丁胶性钙,一日1次5毫升连续防治,直到痊愈。

一、病因

羊产后瘫痪的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饲养管理因素:包括养殖场卫生条件差,圈舍阴暗潮湿、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消毒工作做得不彻底和气候寒冷等,引起母羊抵抗力下降;母羊分娩前缺乏运动或分娩时由于助产不当,均可导致分娩后气血不足,引起产后瘫痪。饲料因素:日粮中钙磷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衡,使母羊血液中的钙磷减少,而当母羊血液中的钙磷减少到一定程度,就得从骨骼中抽调部分钙磷,很容易诱发产后瘫痪。母羊自身因素:过于年轻的初产母羊因自身骨骼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此时配种,产后由于泌乳需排出大量钙质,致使血钙呈负平衡状态,易发生产后瘫痪。年老母羊由于器官衰退等,钙磷吸收能力降低,体内钙磷存贮减少,而怀孕期间以及泌乳期间需消耗大量的钙磷,则很容易钙磷缺乏而致发病。疾病因素:母羊风湿性关节炎、合成受阻等疾病,也是诱发母羊产后瘫痪的因素之一。

二、临床症状

病初精神抑郁,食欲减少,反刍停止,后肢软弱,步态不稳,甚至摇摆。有的绵羊弯背低头,蹒跚走动。由于发生战栗和不能安静休息,常见呼吸加快。此后羊站立不稳,企图走动时跌倒。有的羊倒后起立困难。有的不能起立,头向前直伸,不食,停止排粪和排尿。少数羊知觉完全丧失,发生极明显的麻痹症状。针刺皮肤无反应。

三、预防

1、加强分娩前后的母羊,尤其是初产羊和产仔多的母羊的饲养管理,及时清除粪尿,经常更换垫料,保持圈舍干燥、卫生;严格控制母羊的饲养密度,做好舍内保温及通风工作;饲料要合理搭配,适当补充豆粕等精料,可以多喂一些胡萝卜等维生素含量高的根茎类植物,以促进钙的吸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消毒工作,减少病原菌滋生;为母羊提供充足的干净饮水,注意观察母羊的饮食及行动,避免因管理疏忽而引发疾病。

2、根据对于钙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在实践中应考虑饲料成分配合以预防该病的发生。在整个怀孕期间都应喂给富含矿物质的饲料,并适量添加维生素D。产前应保持适当运动,但不可运动过度,避免引起发病。对于习惯发病的羊,于分娩后及早使用钙制剂。

四、治疗

10%葡萄糖+10%葡萄糖酸钙;生理盐水+氨苄西林:0.25%小苏打分别静脉注射拜有利;VitD3;维生素B1+维生素B12分别肌肉注射,一般连用3天可达到理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