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部有一层黑色霉状物,颖壳、小穗上一层都是,远处看黑黑的。
腥黑穗病
散黑穗病
坚黑穗病
黑穗病是较普遍的病害,它包括丝黑穗病、散黑穗病、坚黑穗病。 症状识别:丝黑穗病在抽穗后症状明显,病株一般较矮,抽穗前病穗的下部膨大苞叶紧实,内有白色棒状物,抽穗后散出大量黑粉。 散黑穗病一般为全穗受害,但穗形正常,籽粒却变成长圆形小灰包,成熟后破裂,散出里面的黑色粉末。 坚黑穗病通常全穗籽粒都变成卵形的灰包,外膜坚硬,不破裂或仅顶端稍裂开,内部充满黑粉。 发生特点:丝黑穗病通过种子和土壤传病,主要是土壤传染,厚垣孢子在土内存活3年左右。散黑穗、坚黑穗病菌主要是以厚垣孢子在种子表面附着,带病种子播种后,病菌与种子同时发芽,侵入寄主组织。病菌侵入后,菌丝蔓延到幼苗生长锥,以后随着植株生长点向上生长而伸长,最后在穗部形成冬孢子。 防治方法:在采取选用抗病品种、轮作、药剂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的基础上,于抽穗前后,拔出未扩散黑粉的病株,带到田外深埋。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
这是小麦黑穗病的一种,属于真菌性、种传、土传病害。防治方法:小麦播种前,选用6%戊唑醇种衣剂拌种。
上一篇: 坑塘河道的整治应符合什么规定?
下一篇: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