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免耕法的优点
(Ⅰ)保护土壤,减轻水土流失。
1、对土土壤水分的影响:由于覆盖物的作用,减轻了雨水对表土的冲刷破坏,避免了土壤板结,提高了渗水力,并有效地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
2、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免耕法由于避免了对土壤的翻动,其团粒结构未遭破坏,土壤动物和微生物能旺盛活动。覆盖物被分解而产生的有机质、蚯蚓等土壤生物排泄物等促进了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
3、减轻土壤的水蚀和风蚀:免耕,由于土壤结构改善和地表覆盖物的作用,增加土壤的保水力,并减缓了地表风速,阻挡了土壤水分蒸发,从而大大减轻了风蚀为害。免耕法也因覆盖物保护,减轻了雨水对表土的直接冲刷,同时由于结构的改善,渗水率增大,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地表迳流和土土壤流失量,特别是一些坡地上效果尤为显著。
4、减少土壤养分淋失,提高土壤肥力:与传统耕作法相比较,免耕地土壤处于相对嫌气的条件下,减缓了有机质的矿化速度,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同时,免耕地覆盖物还减轻了雨水对矿质养分的淋洗。
5、防止了土壤板结:免耕,大大减少了农业机具通过土地的次数,使土壤压实情况减轻。同时,免耕除去了犁耙翻耕土地,减少了土壤间的粘闭作用,有效防止了土壤板结。
6、盐碱地实行免耕,由于渗水率加大有利于洗去盐碱,又因腐质殖形成的有机酸可降低土壤PH值。
(Ⅱ)节约劳力和投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1、节约投资,降低成本:传统耕作法因耕翻土地,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畜力、农机具及燃油和时间,而免耕法则省去了这些投资。
2、省工省时,有利抢收抢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复种指数。
3、平产或增产:免耕法的投入虽然减少,但一般产出并不减少,相反具有增产作用,至少也能平产,提高了系统的产投比。
二、免耕法的不足之处
1、有毒物质问题:作物秸杆作为覆盖物其分解会产生一些水溶性或气溶性有毒物后。并且相对嫌气条件不利于好气性微生物活动而利于嫌气性微生物活动,并产生一些有毒物质。
2、土壤温度问题:覆盖物影响了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造成白天土温低于对照耕地。但有利一面则是减少了夜间地表辐射,缩小了昼夜温差。
3、杂草及除草剂问题:免耕地上杂草生长旺盛,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除草剂的残毒,仍是一个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4、病虫害问题:覆盖物所造成的生态环境,也有利于一些害虫和病毒的滋生,特别是前茬的作物的病虫害对后茬作物的连续感染。
上一篇: 罗非鱼的优点有那些?
下一篇: 虎尾兰的品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