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措施
近年来,该病病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已产生耐药性,且在临床上出现混合感染趋向,这给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平时要加强预防工作,一旦发病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治疗时必须早期用药,足量用药,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预防控制
平时应注意保持猪舍清洁、通风、干燥,加强卫生消毒,防止猪过度拥挤, 减少应激因素。
(1)猪场应实行多点式饲养,坚持全进全出制度,防止各类猪只交叉感染,特别要注意母猪对仔猪的传染。
(2) 去除感染因素。猪圈和饲槽上的尖锐物体,如钉头 、铁片、碎玻璃 、 尖石头等能引起外伤的物体一律清除。仔猪断脐、剪牙、断尾、打耳号等要严格用碘酊消毒,当发生外伤时要及时按外科方法进行处理,防止伤口感染病菌,引发本病。
(3)做好免疫。①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菌苗,断奶仔猪 、成年猪春秋各免疫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15ml;②链球菌明矾结晶紫灭活菌苗,每头 2ml,肌肉注射;③猪链球菌Ftll7弱毒菌苗,有湿苗和冻干苗两种,用时以25 %氢氧化铝液稀释,每头1ml,肌肉注射。并在免疫接种的前后10天添加1%的促免1号可有效提高抗体初次应答水平,缩短免疫空白期。
(4) 采取隔离消毒措施。一旦发现本病,要及时隔离病猪,清除传染源。①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②对污染的猪舍 、猪栏 、用具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③对尸体、排泄物及急宰废弃物要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急宰猪或宰后发现可疑病变的猪胴体,须经高温处理。
(5)猪场严禁饲养猫、犬和其它动物,彻底消灭鼠类和吸血昆虫(蚊、蝇等),控制传递媒介传播病原体,可有效的防止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6)猪群日常保健预防措施①母猪:使用牲命1号能解决母猪繁殖应激综合征,显著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和初生重;增强母猪的泌乳力,使仔猪吃到更多的初乳,有效提高母源抗体对仔猪的保护率。②断奶仔猪:使用护仔康1号和护仔康2号,解决仔猪断奶应激与营养应激,增强仔猪抗病能力。③生长育肥猪:使用大壮素,能够消除饲料中亚临床水平霉菌毒素对猪只造成的免疫抑制,且促进生长和改善肉质的同时,增强育肥猪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 、发病后的及时治疗措施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凡对革兰氏阳性有效的药物均可用于本病的治疗。采用青霉素、先锋霉素、 链霉素及四环素族抗生素或复方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时须按不同病型对症治疗,同时注意早期用药且药量要足。若治疗时间拖延、药量不足或病情稍有好转即终止用药,则疗效不佳或有可能转为亚急性或慢性。
链球菌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猪场应实行多点式饲养,坚持“全进全出”制度,防止各类猪只交叉感染,特别要注意母猪对仔猪的传染。
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猪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猪群的饲养密度要适中,特别是仔猪的饲养密度不可过大;猪舍每周应坚持用百毒杀或菌毒敌等高效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
3、仔猪断脐、剪牙、断尾、打耳号等要严格用碘酊消毒,当发生外伤时要及时按外科方法进行处理,防止伤口感染病菌,引发本病。
4、猪场严禁饲养猫、犬和其它动物,彻底消灭鼠类和吸血昆虫(蚊、蝇等),控制传递媒介传播病原体,可有效的防止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5、免疫接种。可选用下列菌苗进行免疫:1)猪链球菌多价灭活苗(包括2型猪链球菌和C群链球菌),妊娠母猪于产仔前20~30天每头肌注3毫升;仔猪于30日龄和45日龄各肌注2毫升;后备母猪于配种前1周每头肌注3毫升。接种菌苗后,可同时使用有效抗生素共同控制本病的发生,不会影响菌苗的免疫应答。2)猪败血性链球菌活菌苗适用于健康猪群的免疫接种,弱猪及初生仔猪不应使用。使用时按瓶签说明的头份,每头份加入1毫升20%铝胶盐水稀释液,充分摇匀后,每头猪皮下注射1毫升。注苗前后各1周内,均不可使用各种抗生素,否则影响免疫效果,造成免疫失败。
6、药物预防
6.1仔猪的预防:仔猪断奶前后各7天,可在饲粮中添加药物进行预防。如在每吨饲粮中加复方敌菌净200克,或每吨饲粮中加强力霉素150克和阿莫西林200克,或每吨饲粮中加四环素125克,连续饲喂14天,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6.2肥猪的预防:保育猪转入育肥舍时,每吨水中加阿莫西林200克,饮水7天。
6.3经产母猪的预防:经产母猪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仔猪药物预防的方案实施。
7、发生本病时的防治措施
7.1发病死亡猪只要深埋或无害化处理,具体做法是远离居民区和水源1千米以上,深埋2米,其上撒生石灰。严禁食用。被污染的圈舍、猪栏、墙壁、地面、通道、用具、工具等要彻底消毒,每周2次,直至控制疫情为止。
7.2勤检查猪群,发现可疑病猪立即隔离治疗,未发病的同群猪可用药物预防,如用2%恩诺沙星粉50克加入20升水中,让猪持续饮用15天;也可用灭活菌苗进行紧急接种。
7.3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抗菌疗法:①氨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3万国际单位,加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次5~15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5天;同时配合肌注链乳康泰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2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②乙基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2.5~1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肌注头孢噻呋,每千克体重5毫克,每日1次,连用3天。③红弓链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天,注射剂量按说明书规定使用;同时配合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每千克体重2毫克,每日2次,连用3天。④链球菌病注射液,每千克体重1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肌肉注射齐鲁制菌磺,每千克体重0.15毫升,注射1次即可,必要时可于第3天再注射1次。⑤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0.07克,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肌肉注射板蓝根注射液,每次每头猪注射5~10毫升,每日2次,连用3天。
对症疗法:30%安乃近,每千克体重0.2克,每日肌肉注射2次。镇静用氯丙嗪,每千克体重0.5~1毫克,每日肌肉注射2次。维生素B1,每千克体重0.2毫克,每日肌肉注射1次。淋巴结化脓时应及时切开排脓,局部按外科方法进行处理。
接种疫苗:可用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或猪链球菌弱毒苗免疫。疫区在猪60日龄免疫一次,以后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
药物预防:每吨饲料中加四环素125~150克,连喂4~6周,有预防作用。
1、预防控制
平时应注意保持猪舍清洁、通风、干燥,加强卫生消毒,防止猪过度拥挤, 减少应激因素。
(1)猪场应实行多点式饲养,坚持全进全出制度,防止各类猪只交叉感染,特别要注意母猪对仔猪的传染。
(2) 去除感染因素。猪圈和饲槽上的尖锐物体,如钉头 、铁片、碎玻璃 、 尖石头等能引起外伤的物体一律清除。仔猪断脐、剪牙、断尾、打耳号等要严格用碘酊消毒,当发生外伤时要及时按外科方法进行处理,防止伤口感染病菌,引发本病。
(3)做好免疫。①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菌苗,断奶仔猪 、成年猪春秋各免疫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15ml;②链球菌明矾结晶紫灭活菌苗,每头 2ml,肌肉注射;③猪链球菌Ftll7弱毒菌苗,有湿苗和冻干苗两种,用时以25 %氢氧化铝液稀释,每头1ml,肌肉注射。并在免疫接种的前后10天添加1%的促免1号可有效提高抗体初次应答水平,缩短免疫空白期。
(4) 采取隔离消毒措施。一旦发现本病,要及时隔离病猪,清除传染源。①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可能淘汰;②对污染的猪舍 、猪栏 、用具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③对尸体、排泄物及急宰废弃物要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急宰猪或宰后发现可疑病变的猪胴体,须经高温处理。
(5)猪场严禁饲养猫、犬和其它动物,彻底消灭鼠类和吸血昆虫(蚊、蝇等),控制传递媒介传播病原体,可有效的防止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6)猪群日常保健预防措施①母猪:使用牲命1号能解决母猪繁殖应激综合征,显著提高仔猪的存活率和初生重;增强母猪的泌乳力,使仔猪吃到更多的初乳,有效提高母源抗体对仔猪的保护率。②断奶仔猪:使用护仔康1号和护仔康2号,解决仔猪断奶应激与营养应激,增强仔猪抗病能力。③生长育肥猪:使用大壮素,能够消除饲料中亚临床水平霉菌毒素对猪只造成的免疫抑制,且促进生长和改善肉质的同时,增强育肥猪的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 、发病后的及时治疗措施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凡对革兰氏阳性有效的药物均可用于本病的治疗。采用青霉素、先锋霉素、 链霉素及四环素族抗生素或复方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时须按不同病型对症治疗,同时注意早期用药且药量要足。若治疗时间拖延、药量不足或病情稍有好转即终止用药,则疗效不佳或有可能转为亚急性或慢性。
上一篇: 栀子花怎样整形修剪?
下一篇: 保水剂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