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暑降温
当气温升高到27℃,鸡只采食量减少,蛋壳变薄,蛋白变稀;超过29℃时,产蛋量下降15~20%;若超过32℃时,产蛋量将会急剧下降,甚至停产;气温再高就会中暑甚至死亡。由于普遍采用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方式,鸡舍要采取相应的防暑降温措施。在舍内安装换气扇或吊扇,增加机械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一方面起到降温作用,另一方面降低H2S,NH3等有害气体的含量,防止蛋鸡免疫能力下降。在不影响鸡舍通风的情况下,在鸡舍的向阳面搭建凉棚,种草植树遮荫,避免阳光直射。而一种简单且有效的降温措施是把鸡舍屋顶和向阳面涂成白色,可降低舍温7~10℃。在炎热的季节里,适当向鸡舍或屋顶喷水,舍内气温在短时间内会降低3~5℃,也可在屋内顶棚安装喷水装置,天热时自动喷水。
二、调整日粮结构和喂料时间
蛋鸡在高温环境下,采食量减少10%~30%,饲料利用率随之降低,必须根据鸡采食量相应调整饲料配方,合理调配日粮,维持日粮平衡,保持适宜的营养水平,补偿由于高温应激引起的养分摄入量不足。适当提高能量水平,但整个产蛋期应保持稳定,日粮中的脂肪是重要的能量来源,饲料中添加脂肪可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减少鸡体的热增耗,有助于维持蛋鸡产蛋率和蛋重。一般在日粮中添加剂1%~3%的油脂,代替碳水化合物能量的补充。蛋白质饲料应以优质豆粕、鱼粉为主,不能单纯提高蛋白质水平,应注重蛋白质品质,必需氨基酸的配比要合理,尤其是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钙质可提高到4%,并保持钙、磷比为4∶1,以改善蛋壳质量,减轻高温的影响。一天中鸡的两次采食高峰分别在早晨和傍晚,在高温天气,集中早、晚凉爽时饲喂,并加强傍晚时的喂饲管理,可防止蛋壳质量的下降。在中午气温比较高的时间,添加优质、新鲜、洁净的青绿多汁饲料,适当切短,这样既刺激了鸡的食欲,降低了饲料成本,还可提高鸡群产蛋率,有益于健康和防暑。
三、供给清洁的饮水
水占鸡体成分的70%左右,参与体内许多生化反应,对调节体温起着重要作用。高温季节,产蛋鸡的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6倍。饮水量的增加是作为热的受体而增加每次呼吸散热的数量,嗉囊中的冷水能冷却供应脑部的动脉血和来自肉冠、肉垂的静脉血,能防止因热衰竭引起的死亡,在水中可添加各种盐类,能改变渗透压,防止因增加饮水量而改变水平衡。因此要保证鸡只有充足的饮水器具和质量符合标准、清洁、新鲜的饮水。
四、合适的饲养密度和湿度
密度过大不利于鸡只体热的散失,夏季蛋鸡饲养密度应小于春季,一般地面平养5只∕m2为宜,可以增加栖架,笼养鸡按笼底面积10只∕平方米。
产蛋鸡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55%,若相对湿度大于72%,鸡舍闷热,羽毛污秽粘连,容易引发疾病;若相对湿度低于45%,舍内灰尘飞扬,鸡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因而应严格控制鸡舍内的湿度,及时清除粪便,阴雨天可投放石灰、草木灰等,湿度较低时,在舍内适当洒水。
五、添加抗热应激的饲料添加剂
通过饮水或拌料方式添加某些有防治作用的添加剂,调节鸡体内环境,缓解热应激的不良影响。
1、维生素类:维生素C参与体内多种代谢,可以抑制体温上升,增加采食量,增强免疫力,具有明显抗应激功能。维生素E是一种细胞内抗氧化剂,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处于高温环境下家禽的代谢状态,降低鸡只的死亡率。
2、矿物质类:碳酸氢钠能减轻呼吸性碱中毒对蛋鸡造成的危害并改善蛋壳品质。硒是一种抗氧化剂,它与维生素E起补偿和协调作用。
3、抗生素类:杆菌肽锌能够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养分吸收,增加一些酶的活性,,调节机体代谢,抗高温效果较好。
4、有机酸类:柠檬酸、延胡索酸用于蛋鸡抗热应激上也有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 番茄脐腐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防治?
下一篇: 什么蔬果会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