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细菌性枯萎病又称细菌性萎蔫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茎部受害处变细,两端呈水渍状,病部以上的蔓和枝杈及叶片首先出现萎蔫,该病扩展迅速,不久全株突然萎凋死亡。剖开茎蔓用手捏挤从维管束的横断面上溢出白色菌脓,用干净火柴棍或小刀刀尖沾上菌脓轻轻拉开可把菌脓拉成丝状。导管一般不变色,根部也未见腐烂,有别于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是目前影响黄瓜生产最严重的一种病害。据植保站 6月21日 在盘谷乡新峰村调查,病株率为5-40%,平均23%。防治方法:开展预防性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或蔓延开始期喷洒瓜爽90%(链·土霉素SP)20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膦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连喷2~3次。琥胶肥酸铜对白粉病、霜霉病有一定兼防作用。此外也可选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1:4:600铜皂液或l:2:300~400倍式波尔多液。40万单位青霉素钾盐对水稀释成5000倍液也有效。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1、发病症状
开始发病时基部茎蔓收缩变细,下部叶片光照暗淡、萎蔫,中午明显。病情逐渐发展,收缩茎蔓向上扩展叶片向上渐次萎蔫,似缺水状,3-5天后整株青枯死亡。剖开病株茎蔓,用手挤压维管束,横断面有白色菌脓溢出,严重时靠地面茎部腐烂,且周围可见白色菌脓,有恶臭味,病部导管一般不变色,根部未见腐烂。
2、防治方法
(1)黄瓜种子处理
黄瓜种子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用40%甲醛150倍液浸1.5小时,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然后冲洗干净,催芽播种。
(2)农业防治
选用适宜的品种。实施轮作,与非瓜类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生长期和收获后清除病叶,及时深埋。雨天及时排水,浇水要少浇勤浇,防止大水漫灌。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在开花结果盛期增施钾肥,可以在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等,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喷施14%络氨铜水剂300-400倍液、或72%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喷3-4次。或用60%琥·乙磷铝5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灌根,每株用150-200毫升,隔10天灌根一次,连续2-3次。
症状识别:该病又称细菌性萎蔫病,叶片受害呈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茎部受害呈现水渍状,病部以上叶片萎蔫,并迅速扩展到全株,不久植株便凋萎死亡。该病发展速度较快,严重的病株7~8天即死亡。剖开病株茎蔓,用手挤压维管束,横断面有白色菌脓溢出,严重时靠地面茎部腐烂,且周围可见白色菌脓,有恶臭味,病部导管一般不变色,根部未见腐烂。黄瓜细菌性枯 萎病与镰刀菌枯萎病的病症虽然相似,但镰刀菌枯萎病病茎维管束变褐且无菌脓溢出,有时病部会溢出琥珀色胶状物。
防治技术:
1.种子消毒从无病种株上采种,种子用70℃的恒温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50℃的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播种。药剂消毒法有:40%福尔马林的150倍液浸种1.5小时;或100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2.轮作 发病地进行非瓜类作物2年以上的轮作。
3.用无病的大田土育苗防止秧苗带病。
4.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勿偏施氮肥。生长期每20天喷施一次天然芸薹素——硕丰481的万分之一液,促进生长,提高抗病性。拉秧后,把残株落叶运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
5.及时防治虫害以减少传染途径。
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由于发病时往往同时伴生疫病,故应与72%克露可湿性粉剂的600倍液交替喷施。每7—10天一次,连喷3—4次。
细菌性萎蔫病
属于细菌病害。为系统性侵染的维管束病害,黄瓜甲虫可传播病菌。该病已知在华南和东北个别区域发病,应属检疫性病害,应采取措施防止此病扩大蔓延。此病还可侵染葫芦科香瓜属、南瓜属及西瓜属,但以黄瓜和甜瓜较易发病。
黄瓜细菌性萎蔫病在嫁接黄瓜上发病快,自根栽培的较慢,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开花结瓜期发病重。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茎部受害处变细,两端呈水渍状,病部以上的蔓和枝权及叶片首先出现萎蔫,中午明显。病情逐渐发展,收缩茎蔓向上扩展,叶片向上渐次萎蔫,似缺水状,3~5天后整株青枯死亡。根茎外表症状不明显,。剖开茎蔓用手捏挤从维管束的横断面上溢出白色菌脓,用干净火柴棍或小刀刀尖沾上菌脓轻轻拉开可把菌脓拉成丝状。导管一般不变色,根部也未见腐烂,别于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
黄瓜青枯病
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棚室嫁接黄瓜发生普遍,这种病害对生产危害很大,发病严重时全棚植株死亡。黄瓜青枯病在嫁接黄瓜上发病快,自根栽培的较慢,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开花结瓜期发病严重。开始发病时株基部茎蔓收缩变细,下部叶片光泽暗淡、萎蔫,中午明显。病情逐渐发展,收缩茎蔓向上扩展,叶片向上渐次萎蔫,似缺水状,3~5天后整株青枯死亡。
该病在黄瓜拔节时开始发病,症状先表现在植株的上部叶片上。病斑从叶尖、叶缘处沿叶脉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现白色小点,后出现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中心灰白色,外缘有紫褐色晕圈。发病后期整个叶片似水烫状青枯,严重的不能正常抽穗结实或全株萎蔫死亡。
1.种子消毒从无病种株上采种,种子用70℃的恒温干热灭菌72小时,或用50℃的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播种。药剂消毒法有:40%福尔马林的150倍液浸种1.5小时;或100万单位的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2.轮作 发病地进行非瓜类作物2年以上的轮作。
3.用无病的大田土育苗防止秧苗带病。
4.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勿偏施氮肥。生长期每20天喷施一次天然芸薹素——硕丰481的万分之一液,促进生长,提高抗病性。拉秧后,把残株落叶运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
5.及时防治虫害以减少传染途径。
6.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的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由于发病时往往同时伴生疫病,故应与72%克露可湿性粉剂的600倍液交替喷施。每7—10天一次,连喷3—4次。
上一篇: 妊娠母猪临产表现有哪些?
下一篇: 酵素菌:有效预防炭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