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植后管理
1.缓苗期间的管理:定植后10天之内缓苗期间一般不通风,保持白天棚温25~35℃,夜间17~22℃,地温不低于22℃。缓苗后适当降低棚温,白天23~28℃,夜间18~15℃。
2.结果前期的管理:门茄开花前后,适当控制水分,防止植株生长过旺而影响坐果;门茄生长阶段,适时放风,降温降湿,切忌室温经常在30℃以上,否则会造成茎叶徒长,同时影响门茄花授粉受精,严重时导致大量落花;门茄开始膨大、果皮鲜艳有光泽时,即可结束蹲苗,进行浇水追肥,每亩可追硫铵10~15kg。门茄采收宜早不宜迟。
越冬期管理
温室越冬茬茄子,其结果初期正值低温弱光期,容易出现各种生理障碍,其成因和相应的防止措施简介如下:
1、嫩叶黄化:幼叶呈鲜黄白色,叶尖残留绿色,中下部叶片上出现铁锈色条斑;多肥、高湿、土壤偏酸或锰素营养过剩,抑制铁素吸收等,易导致新叶黄化。叶面上喷硫酸亚铁500倍液;田间施入氢氧化镁和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补充钾素以平衡营养,满足或促进铁素供应。
2、花蕾不开放:子房不膨大,花蕾紧缩不开放,影响授粉受精而成僵果。在寒冷季节,田间缺水,空气湿润,土壤pH值在7.5以上,土壤中硼的有效性降低;田间有过量石灰钙,诱发植株缺硼,均可造成花蕾长时期不开放。叶面上喷硼砂700倍液或氨基酸多肽授粉剂。
3、果实僵裂:果实僵硬而不膨大,海绵组织紧密,皮色无光泽,有花白条纹,浇水后成裂果,长不大。低温弱光和高温强光期,正值果实膨大,对氮、钾、硼吸收量增多,磷相对需要量较少;如磷素投入量过大,影响钾、硼吸收,会使果实籽多肉少而僵化。磷肥主要施在定植时的幼苗根下,后期每次每亩施纯磷2~3公斤;结果期主要施入钾肥。
4、落叶掉果:低温期下部叶黄化脱落,高湿期幼果软化自落。温度过低,氮、磷肥施入过量而使土壤浓度大,植株均会因长期营养不平衡而老化,是缺锌引起的植株赤霉素合成量降低的后遗症。叶柄与茎秆、果柄与果实连接处因缺乏生长素形成离层后脱落。老化秧叶面喷硫酸锌700倍液,或每亩施硫酸锌1公斤,也可在叶面上喷绿浪等含锌多的营养元素防落促长。
上一篇: 水芹菜栽培后如何追肥?
下一篇: 什么是单细胞蛋白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