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瓜枯萎病:其典型的症状是萎蔫,苗期发病,茎蔓基部变褐缢缩,子叶及下部真叶逐渐变黄猝倒而枯死,幼茎维管束黄褐色。成株期受害,多半在根瓜摘后,即开花结果盛期出现症状。初期植株下部或一侧叶片中午萎蔫,似缺水状,早晚恢复正常,数日后萎蔫叶片增多,下垂而枯死。病茎蔓基部缢缩,表皮纵裂,常有琥珀色胶质物溢出。剖视病蔓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有粉红色霉层。
2、黄瓜白粉病:白粉病俗称白毛、白霉病。发病初期,在叶两面均可产生白色圆形小粉斑,温棚内黄瓜幼苗子叶、幼蔓及真叶亦可受害,病斑后期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白粉斑,发病重时,白粉布满全叶。为病菌无性阶段,后期白色粉斑变为灰白色,病叶变黄干枯,病斑生许多黄褐色至黑色小点,即为病菌的闭囊壳。
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叶片受害,最早呈淡绿色水渍状小点,以后变为黄褐色病斑,病斑扩大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后期穿孔。蔓和瓜条受害,初为水渍状,病部常有水滴物,严重时病斑溢出乳白色菌脓。果实上病斑向内部扩展,可使种子带菌。发病严重时瓜条溃烂,叶片枯焦。
4、黄瓜菌核病:自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在植株近地面5—30厘米处的茎蔓形成淡绿色,缢缩,后变软腐烂,病部生许多黑褐色小颗粒状菌核。叶柄、幼瓜、下部瓜条和老叶受害,初呈水渍状并迅速变软腐烂。病部生有白色菌丝,后期密生黑褐色菌核。
5、黄瓜蔓枯病:蔓枯病主要为害黄瓜的蔓和叶片,有时叶柄也可受害。茎蔓上病斑初呈长圆形、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大成梭性,黄褐色,常有乳白色至琥珀色的汁液溢出,严重时病部腐烂、折倒,病部以上茎、叶萎蔫。干燥时,病部干缩,表皮纵裂呈乱麻状。上散生许多小黑点(病菌分生孢子器)。叶片受害,多从叶缘开始向内形成黄褐色“V”字或半圆形病斑,后期上生小黑点,发病重时,病斑扩大至叶面的1/4。
1、黄瓜灰霉病:黄瓜灰霉病为害花、幼瓜、叶及茎蔓。开败的花及幼瓜脐部受害,初呈淡绿色、水渍状,后变软腐烂,病部密生灰褐色霉层。嫩瓜条脐部受害,初呈黄绿色,病部周围生白色霉层,后很快变为灰色至灰褐色霉曾。病瓜条停止生长,有时腐烂脱落,叶片受害,常在叶部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大枯斑,表面生灰褐色霉层,干旱时霉层稀少。幼嫩茎蔓及生长点受害,造成茎节腐烂,蔓折断或整株枯死,或无顶呈秃尖。
2、黄瓜黑斑病:叶部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初黄绿色,后中央黄白色,边缘黄褐色,表面稍隆起,且粗糙,叶背病斑呈水渍状。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病斑多在叶脉之间发展,病斑连片时,叶片枯焦,叶缘上卷,似火烤状,但不脱落,高湿时病部有稀疏的灰褐色霉层。
3、黄瓜猝倒病:幼苗受害,多在茎基部产生水渍状暗绿色病斑,绕茎一周后,病部缢缩成细线状,幼苗即倒伏死亡,但子叶仍保持绿色,严重时造成成片死苗,4、黄瓜病毒病:黄瓜幼苗感染病毒病,子叶变黄枯萎。嫩叶出现深、浅相间的绿色斑驳和花叶。病叶小而脆,皱缩、浓绿色、向下卷曲。重病株矮化,不结瓜或结瓜少而小,畸形,病瓜表面呈深、浅相间的绿色斑驳,叶腋间常丛生小叶。
上一篇: 茵陈的性味归经是什么?
下一篇: 菊花青枯病的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