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通风 通风换气是降湿的好办法。通风必须在高温时进行;否则,会引起室内温度下降,使黄瓜植株遭受危害。
(2)升温 用升温来降湿,棚内温度每升高1℃,就能降低空气相对湿度2%~3%。
(3)地膜覆盖 采用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是降低保护地内空气湿度的重要措施。
(4)合理浇水 冬、春季生产可选择晴天沟浇或分株浇水,用地膜覆盖的可采用膜下暗灌。浇水时,要严格控制浇水量,每次浇水后适当通风.
(5)自然吸湿可以利用稻草、麦秸与生石灰等材料,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气或雾,以达到降湿的目的。
(1)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是降湿的好办法。通风必须在高温时进行;否则,会引起室内温度下降。如果通风时,温度下降过快,要及时关闭通风口,防止温度骤然下降,使黄瓜植株遭受危害。注意不能在棚内形成过堂风;否则黄瓜条不直,畸形瓜多,还易化瓜。
(2)升温 用升温来降湿,棚内温度每升高l℃,就能降低空气相对湿度2%~3%。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升温,既可满足黄瓜对温度的需要,又可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当植株长到具有抵抗力时,浇水闭棚升温达30℃左右持续1小时,再通风排湿3~4小时后,栅温低于25C时,可重复1次。
(3)地膜覆盖 采用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是降低保护地内空气湿度的重要措施。浇水时,水沿着地膜下的小垄沟内流人;覆盖地膜减少了地表水分的蒸发,也就防止了因浇水而造成的棚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幅度提高。
(4)合理浇水 浇水是导致保护地内湿度增加的主要因素。冬、春季生产可选择晴天沟浇或分株浇水,用地膜覆盖的可采用膜下暗灌。浇水时,要严格控制浇水量,防止保护地内,湿度过高。每次浇水后适当通风,既可以降低土壤湿度,也可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有条件的话,可以采用滴灌系统,温室内使用滴灌系统后,散发的水分会大大减少,从而降低棚内的湿度。
(5)自然吸湿 可以利用稻草、麦秸与生石灰等材料,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气或雾,以达到降湿的目的。同时在大行间覆盖10厘米左右厚的稻草、麦秸等物,还能起到提高地温的作用。
冬季保护地内空气相对湿度较高,使得黄瓜叶片夜晚结露时间较长,是造成多种病害频繁发生的最重要的条件,降低保护地内的空气相对湿度,是防止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1)加强通风 通风换气是降湿的好办法。通风必须在高温时进行;否则,会引起室内温度下降,使黄瓜植株遭受危害。
(2)升温 用升温来降湿,棚内温度每升高1℃,就能降低空气相对湿度2%~3%。
(3)地膜覆盖 采用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是降低保护地内空气湿度的重要措施。
(4)合理浇水 冬、春季生产可选择晴天沟浇或分株浇水,用地膜覆盖的可采用膜下暗灌。浇水时,要严格控制浇水量,每次浇水后适当通风.
(5)自然吸湿 可以利用稻草、麦秸与生石灰等材料,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气或雾,以达到降湿的目的。
上一篇: 黄鳝养殖的发展前景如何?
下一篇: 拖拉机侧滑有什么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