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幼苗期。每亩可施3~5公斤氯化钾或硫酸钾或草木灰(含有效钾7.5%)25~30公斤作底肥,在整地时均匀撒施,土肥混合。钾肥也可作苗肥追施,每亩用2~3公斤钾肥条施或**施,深度要求在10~15厘米左右,施肥后灌水并覆土。
二是在块茎形成期。每亩可用上述同等数量的钾肥,在薯块膨大或果荚下针后进行追施裂缝肥和结薯肥,便可有效加速茎叶的有机养料向薯块中灌注。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可用1%的硫酸钾或0.3%磷酸二氢钾或者5%草木灰水(浸泡24小时后取其澄清液或过滤液),根外喷施1~2次(间隔时间为7~10天),可以降低叶温、有利抗旱、消灭病虫(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效果十分显著。
需要注意的是,追肥时间不宜过早,一般抓住薯块膨大期再进行。过早追肥,尤其在偏追大量氮肥后,会引发地上部分旺长,地下部结小薯块。氯化钾、硫酸钾均为生理酸性肥料,长期施用应防止土壤酸化,可结合适量配施石灰一起施用。氯化钾不宜在盐渍化土壤施用。
上一篇: 茄子褐纹病如何用化学措施防治?
下一篇: 盾叶薯蓣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