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其他果树 > 果树再植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其他果树

果树再植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果树再植病发生的原因

  1.根系分泌物的互斥反应。果树的根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分泌及释放大量的代谢物到土壤中,这些分泌物经过多年积累,当达到某一浓度时,即可与同类果树间产生毒害性的互斥作用,对同种或另一种果树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有害效应,而造成再植果树发生再植病。

  2.土壤营养成分失衡。同类果树根系在土壤中吸收的营养成分基本相同,连续种植同一果树会形成对某些营养成分的过度消耗,使土壤中的营养成分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的分布失去平衡,并因此而引起某些微生物的区系变化,使某些果树特需的营养成分成为不可给态或过盛,导致果树呈饥饿自损状态或过盛状态,造成果树生长不良或死亡。

  3.土壤酸碱度异常。连续在同一块农田种植同一种或同一类果树,除作物根系的分泌物可使土壤酸化外,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大量吸收消耗正离子元素,也可促进土壤酸度加重,使土壤理化性状发生变异,土壤中的微生物迅速增加。此外,土壤酸碱度的变化也可以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有效性。

  4.线虫和病原物增加。在果树中葡萄、桃和柿子都有线虫病,它们大都在土壤中生活,寄生于植物的根系和地下茎中。有些线虫与病菌共同对果树进行危害,为病菌的进入创造条件。而且线虫也是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体。在再植情况下,大量线虫危害再植果树根系,导致地上部生长衰弱,对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变得敏感,如易感染镰刀菌而使根系腐烂等。再植果树为病原物提供了越冬或越夏的寄主,有利于病原物的积累,从而加重了再植障碍。

  二、果树再植病的防控措施

  果树再植障碍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而引起的。因此,防治果树再植病时,必须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地制宜,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1.合理再植。在前作为某一树种的情况下,其再植果树因树种不同,生长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再植梨树时,前作最好是桃树和核桃;前作是梨树时,可再植桃树、葡萄、核桃,不宜再植无花果、苹果、梨树等。通常同一树种间不宜再植,仁果类、核果类和浆果类等同类树种间不宜再植。

果树再植病也叫重茬病,是指在老果园旧址上,重新栽植同种果树时,表现出的栽植成活率降低,生长量小,产量低,品质差等现象。

一、症状特点 一是生长发育滞缓,新梢生长量小,扩冠慢,产量低;二是根系生长受阻,须根大量死亡,根系坏死;三是叶片淡绿,窄小细长,新梢顶端生长受阻。

二、发病原因 一是前茬果树分泌物对重茬果树的抑制。果树在生长过程中,根系除吸收营养外,还不断向土壤排泄代谢物质;二是土壤微生物的侵害。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周围形成一定微生物群落;三是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或积累。果树种植多年后,土壤中果树需用的营养物质缺乏,特别是果树所需的稀有元素不足,致使果树营养失衡;四是病虫害的危害。果树长期生存过程中,病虫害种类较多,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对新栽植果树构成危害,苹果中病毒病、腐烂病、根腐病对新栽植果树影响最大,其次有炭疽病、落叶病等等。

三、防治方法 老果园挖除后最好间歇轮作其它大田作物,冬前深翻晾垡,每年耕翻2次,效果最好。新建果园规划时应避开原有行间,最好在两行中间划线定位,定植穴最好以80厘米见方为宜。做法是:将定植穴内的土壤挖起,然后边填土边喷洒福尔马林,喷洒后用地膜覆盖土壤15天,杀死土壤中的线虫、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栽植前最好在坑底压草,然后回填表土与有机肥,并在定植穴中部均匀混施益生元菌肥1.5-2.5千克+黑油亮生物有机肥1.5千克+三元素复合肥1千克。栽植前最好将苗木根系进行修剪,然后用益微菌剂或多粘类芽孢杆菌稀释的泥浆蘸根定植。

一、果树再植病发生的原因

  1.根系分泌物的互斥反应。果树的根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分泌及释放大量的代谢物到土壤中,这些分泌物经过多年积累,当达到某一浓度时,即可与同类果树间产生毒害性的互斥作用,对同种或另一种果树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有害效应,而造成再植果树发生再植病。

  2.土壤营养成分失衡。同类果树根系在土壤中吸收的营养成分基本相同,连续种植同一果树会形成对某些营养成分的过度消耗,使土壤中的营养成分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的分布失去平衡,并因此而引起某些微生物的区系变化,使某些果树特需的营养成分成为不可给态或过盛,导致果树呈饥饿自损状态或过盛状态,造成果树生长不良或死亡。

  3.土壤酸碱度异常。连续在同一块农田种植同一种或同一类果树,除作物根系的分泌物可使土壤酸化外,果树在生长过程中,大量吸收消耗正离子元素,也可促进土壤酸度加重,使土壤理化性状发生变异,土壤中的微生物迅速增加。此外,土壤酸碱度的变化也可以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有效性。

  4.线虫和病原物增加。在果树中葡萄、桃和柿子都有线虫病,它们大都在土壤中生活,寄生于植物的根系和地下茎中。有些线虫与病菌共同对果树进行危害,为病菌的进入创造条件。而且线虫也是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体。在再植情况下,大量线虫危害再植果树根系,导致地上部生长衰弱,对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变得敏感,如易感染镰刀菌而使根系腐烂等。再植果树为病原物提供了越冬或越夏的寄主,有利于病原物的积累,从而加重了再植障碍。

  二、果树再植病的防控措施

  果树再植障碍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而引起的。因此,防治果树再植病时,必须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因地制宜,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1.合理再植。在前作为某一树种的情况下,其再植果树因树种不同,生长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再植梨树时,前作最好是桃树和核桃;前作是梨树时,可再植桃树、葡萄、核桃,不宜再植无花果、苹果、梨树等。通常同一树种间不宜再植,仁果类、核果类和浆果类等同类树种间不宜再植。

  2.清园。绝大多数非专业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染病寄主的枯枝、落叶、落果和残根等植物残体中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存活一定时期。果树病残体是果树发病和病害流行的重要初侵染源和再侵染源。老果园更新或苗木出圃后,应尽量消除果树或果苗的残根、落叶和果园周围的杂草,并进行集中烧毁或深埋。

  3.深翻改土。如果须立即在原地建立果园,则应先深耕整地,清除残根,并尽量避免原栽果树的位置,按照确定的株行距,挖定植穴。定植穴的直径和深度,一般均为1-1.2米。挖穴时,应在新定植穴内结合施用有机肥,进行换土或客土,并将生土和熟土分开堆放。回填时,距地面20厘米以下一定要用熟土。

  4.土壤消毒。挖定植穴时,如不能换土,则必须进行土壤消毒,以消除或减轻再植病害。常用的土壤消毒剂有溴甲苯、氯化苦、福尔马林等。使用时,可将熏蒸剂放入有若干细孔的聚乙烯薄膜袋中,在秋季把它埋于挖好的定植穴中下部,春季再栽树。这样,可以较好地防治再植病。若土壤中发现病原线虫,在定植前半个月,每亩施用80%二溴氯丙烷3-4公斤,开沟施药(沟深15厘米,间距24-33厘米),每500克药剂对水25-75升,均匀施入,然后覆土踏实,可杀灭土壤中的线虫。

  5.合理施肥。重茬栽植果树以前,要先进行土壤分析,掌握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根据平衡施肥的原则确定施肥方案。要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拮抗菌的繁殖,从而大大减少该病的危害。施用的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的发酵和腐熟,否则易导致土传病害的发生。合理施用化肥,对果树的生长发育及其抗病性的高低也有较大的作用。偏施氮肥易造成枝条徒长,组织柔嫩,抗病性降低。适当增施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可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

  6.施用石灰。施用石灰,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减轻由氮、钾肥过量所引起的再植病。一般每亩的石灰用量为100-150公斤。用时撒施于地面,并加以深翻。

  7.休耕或插种农作物。这是目前国内外早已普遍采用的措施,最好是休耕或插作农作物两年以上。每年至少要耕作两次,翻晒土壤,并注意改善土壤的排水和加强培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有条件的地区,可先进行水旱轮作,然后再建果园。

  8.苗木消毒杀菌。一般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退菌特8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或浸苗10-2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根部。如苗木数量少,可用0.1%汞液浸泡20分钟,也可用等量式100倍液波尔多液浸10-2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根部。

  9.应用抗性苗木。重茬栽植果树时,选用抗性砧果树苗木,可有效降低再植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