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蔬菜上鳞翅目害虫有哪些绿色防控? 其他蔬菜

蔬菜上鳞翅目害虫有哪些绿色防控?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以化学防治为主,物理和农业防治为辅,同时根据本地测报及虫情实际发生情况,做好预防工作,以减少田间幼虫数量和用药次数。
  3.1 苗期管理
  大棚育苗,可在大棚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露地育苗,在出苗后覆盖防虫网。使用防虫网后能阻隔鳞翅目成虫在植株上产卵,可平均减少1次用药,若使用得当,在苗期可不用防治鳞翅目害虫。
  3.2 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在蔬菜生长期,及时清除田间和田边杂草,减少害虫栖身场所。针对菜螟不耐涝的特点,在早晨太阳未出、露水未干前泼水淋菜,可很大程度上减轻菜螟为害。另外栽培期间可适当灌水,增大田间湿度,既可抑制害虫,又能促进菜苗生长。
  3.3 物理防治
  在田埂空旷处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露地每1.7~2 hm2设置1盏,保护地每1 hm2设置1盏,以减少田间产卵量;同时,在田间设置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芯各1枚,诱捕器的悬挂高度以70~80 cm最佳,在整个田块边缘处设置诱捕器的密度比田块中央的密度稍大,边缘处以平均每0.1~ 1.1 hm2设置2种诱芯各1枚,田块中央以平均每0.17~0.2 hm2设置2种诱芯各1枚。一般平均温度为19~30℃,更换诱芯频率以25~30天为宜;通过性信息素和频振式杀虫灯复合诱捕成虫,可有效降低田间成虫产卵量,防效可达60%~80%,又可减少田间用药次数2~3次,0.1 hm2用药成本和人工成本平均减少约35元。
  3.4 人工捕捉
  针对夜蛾惧怕强光的特点,于害虫为害初期,在清晨或阴天进行人工抓虫,把幼虫集中杀死,抓虫的同时可顺便去除叶面上的卵块。
  3.5 化学防治
 蔬菜移栽前1~3天可使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具有内吸传导功效)1 000倍液喷雾防治,或使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200倍液在秧苗移栽前浸根5~10 min,均可达到幼苗带药移栽防虫的效果;秧苗定植后根据本地测报信息,在蛾峰后5~7天进行防治,为1~2龄盛期。蔬菜生长中、后期根据田间虫情和为害程度酌情用药。可选用10%虫螨腈悬浮剂1 500倍液、150 g/L茚虫威乳油3 000倍液、22%氰氟虫腙悬浮剂600~800倍液、2.28%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 000~3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药剂要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