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老的公猪,生产中使用的公猪由于已经达到了相应的年龄或使用年限较长(超过3年),年老体衰,性欲下降,精液品质不好,应该淘汰。
2.为了适应生产需要和种群结构的调整,在对种公猪进行数量调整、品种更新、品系选留、疫病净化等方面,对不符品种特征、外形偏离育种目标或体型评定为不合格以及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或畸形率高的公猪,则应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选留和淘汰。
3.性欲低下,超过10月龄以上经调教仍不能使用或患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后备公猪应及时淘汰;公猪由于过度使用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E、矿物质等引起性腺退化、性欲低、厌配,经过加强饲养管理,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添加,适当的运动仍没改善的公猪应淘汰。
4.睾丸器质性病变 (肿大、萎缩)的公猪,经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没有恢复正常的应淘汰。
5.精液品质长期不合格(五周四次精检法)的公猪,与配母猪产仔数少的公猪应淘汰。
6.种公猪定期抽血送检,发现严重传染病应立即淘汰。
7.公猪由于运动、配种或其它原因(如裂蹄、关节炎等)造成肢蹄损伤,使公猪不能爬跨或爬跨时站立不稳,失去配种能力,经过治疗后没有改善的,应淘汰。
8.公猪体况过肥或过瘦造成配种困难的,经过处理后,仍然没有明显改善者,应淘汰。
9.有恶癖、性情暴躁、攻击工作人员的公猪,如自淫、咬伤母猪、攻击配种员等,应淘汰。
~1.年老的公猪,生产中使用的公猪由于已经达到了相应的年龄或使用年限较长(超过3年),年老体衰,性欲下降,精液品质不好,应该淘汰。
2.为了适应生产需要和种群结构的调整,在对种公猪进行数量调整、品种更新、品系选留、疫病净化等方面,对不符品种特征、外形偏离育种目标或体型评定为不合格以及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或畸形率高的公猪,则应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选留和淘汰。
3.性欲低下,超过10月龄以上经调教仍不能使用或患先天性生殖器官疾病的后备公猪应及时淘汰;公猪由于过度使用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E、矿物质等引起性腺退化、性欲低、厌配,经过加强饲养管理,维生素与矿物质的添加,适当的运动仍没改善的公猪应淘汰。
4.睾丸器质性病变 (肿大、萎缩)的公猪,经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没有恢复正常的应淘汰。
5.精液品质长期不合格(五周四次精检法)的公猪,与配母猪产仔数少的公猪应淘汰。
6.种公猪定期抽血送检,发现严重传染病应立即淘汰。
7.公猪由于运动、配种或其它原因(如裂蹄、关节炎等)造成肢蹄损伤,使公猪不能爬跨或爬跨时站立不稳,失去配种能力,经过治疗后没有改善的,应淘汰。
8.公猪体况过肥或过瘦造成配种困难的,经过处理后,仍然没有明显改善者,应淘汰。
9.有恶癖、性情暴躁、攻击工作人员的公猪,如自淫、咬伤母猪、攻击配种员等,应淘汰。
近年来,南涧县依托产业发展项目建成了一批小型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目前,暂时没有统一供精的条件,养殖场必须自己饲养种公猪,为了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保证养殖场最大限度的发挥投资效益,我简单介绍以下种公猪的淘汰标准:
1、难以调教,攻击工作人员的公猪。
2、性欲低下、配种能力差,经调教和药物处理后仍然没有改善的公猪;
3、睾丸发生病变的公猪;
4、精液品质低,精子活力在50%以下,精子密度每毫升低于0.8亿个精子,畸形率18%以上,这种情况,配种受胎率低,与配母猪产子数少的公猪;
5、体质过瘦,不容易恢复,肢体疾病难以治愈以及其他疾患失去种用价值的公猪;
6、年龄太大或者是连续使用3年以上的公猪;
7、难以适应环境或气候变化,精液品质受气温的变化影响明显的公猪。
上一篇: 如何科学管理 防治柿树圆斑病?
下一篇: 玉米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