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鸭瘟病的发病原因? 兽医兽药

鸭瘟病的发病原因?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在自然情况下,只有鸭能够感染鸭瘟,鹅在同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有时也可能感染发病。根据鸭瘟症状,其他家禽如鸡、鸽和火鸡都不会感染。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可以引起鹅和其他水禽发生感染。病毒在连续通过鸡胚以后,也能够人工引起2周龄以内的雏鸡感染发病。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鸭均可感染,不过它们之间的发病率、病程以及死亡率有一定差异。以番鸭、麻鸭、绵鸭易感性最高,北京鸭次之。在自然流行中,成年鸭和产蛋母鸭发病和死亡较为严重,一个月龄以下雏鸭发病较少。但人工感染时,雏鸭较成年鸭易感,死亡率也高,这是因为成年鸭在放牧时,受传染机会较多的缘故。在自然情况下,鹅和病鸭密切接触也能感染发病,但一般很少形成广泛流行。人工感染雏鹅尤为敏感,致死率也高。鸡对鸭瘟的抵抗力强,但两周龄的雏鸡,可人工感染发病。鸽、麻雀对本病无易感性。
鸭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鸭和潜伏期的感染鸭,以及病愈不久的带毒鸭。健康鸭和带毒鸭在一起放牧或在水中相遇,或是放牧时通过发病的地区,都能发生感染。被病鸭和带毒鸭的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和运输工具等,都是造成鸭瘟传播的重要因素。某些野生水禽和飞鸟也可能感染或携带病毒,因而有可能成为传播本病的自然疫源或媒介。此外,在购销和运输鸭群时,也会使本病由一个地区传至另一个地区。
在自然情况下,鸭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其它还可以通过交配、眼结膜和呼吸道而传染;吸血昆虫也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人工感染时,经滴鼻、点眼、泄殖腔接种、皮肤刺种、肌肉和皮下注射均可使健康鸭致病。鸭瘟在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一般以春夏之际和秋季流行最为严重。因此时是鸭群放牧和大量上市的时节,饲养量大,各地鸭群接触频繁,如检疫不严,就会造成鸭瘟的发生和流行。

又名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是鸭的一种高死亡 率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病源为鸭瘟病毒,对不同日龄和不同品种的鸭都可感染,在不同的品种中,以番鸭、麻鸭、蛋鸭最易感染,肉用鸭次之。自然条件下,成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30日龄以内的雏鸭较少发病。但在人工感染时,雏鸭较成年鸭易发病,且死亡率高。本病以春、秋两季较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