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我国地方猪品种有哪些?有什么种质特性?

我国地方猪品种有哪些?有什么种质特性?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我国地方猪种有很多优良种质特性,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 1 )繁殖力高:我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一般母猪初情期平均日龄94 . 46 天,平均体重22 . 73 千克,性成熟日龄平均为12 . 52 天,其中姜曲海猪仅为76 . 76 天;而外国猪种如长白和杜洛克母猪的初情期分别为173 日龄和224 日龄。我国地方猪种在排孵数量和产仔数目上,也比外国猪种高。如嘉兴黑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内江猪、成华猪、大花白猪、东北民猪、金华猪、大围子猪等品种,平均产仔为初产10 . 38 头,经产14 . 24 头。世界最高产的太湖猪,初产13 . 48 头,经产16 . 65 头,母猪奶头8-9 对。而外国繁殖力较高的品种长白猪、大约克夏猪,产仔为10-11头,母猪奶头多为6 - 7 对。
  我国地方猪种公猪精液中首次出现精子的年龄也远比外国猪种早。如大花白猪为62 日龄,大围子猪为75 日龄,而大约克夏猪为120 日龄;配种年龄我国猪种大部分为120 日龄,外国猪种在210 日龄以上。
  此外,我国地方猪种与外国猪种比较,还具备发情明显,受胎率高,产后疾患少,泌乳量多,母性好(不压仔),仔猪育成率高等优良特性。
  ( 2 )肉质好:国外一些高度培育的瘦肉型品种和品系,虽然具有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和瘦肉产量多的优点,但其肉质不佳,灰白色肉出现比率较高。而我国地方猪种肉色鲜红,没有灰白色肉,肌肉系水力良好,大理石纹分布均匀、含量适中,且肉质细嫩、多汁,肉味香浓,适口性良好。
  ( 3 )抗逆性强:我国地方猪种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品种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的良好适应能力。如东北民猪、姜曲海猪、内江猪、二花脸猪、大花白猪、金华猪、大围猪等在极端不良的气候环境和饲养条件下,比哈白猪、长白猪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主要表现为抗寒、耐热性能好,耐粗饲、耐饥饿(其低营养的耐受力强),能适应高海拔生态环境。

中国地方猪种有很多优良的种质特性,有些特性是中国猪种特有的,其中最突出的是繁殖力高,肉质好,抗逆性强。

1.繁殖力高

中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排卵数多。据秦鹏春等(1987)统计,嘉兴黑猪、二花脸猪、东北民猪、金华猪、大花白猪、内江猪、姜曲海猪、大围子猪、河套大耳猪等9个品种,性成熟时间平均为130日龄,排卵数初产猪平均为7.21个,经产猪为21.58个。外国猪种性成熟一般在180日龄以上,排卵数也没有中国猪种多。

中国地方猪种产仔数多,上述9个品种初产平均10.54头,经产平均13.64头。东北民猪初产仔数达土2.70头,经产猪产仔数达15.50头。太湖猪初产13.48头,经产猪16.65头。外国繁殖力高的品种长白猪、大约克夏猪产仔数也只有10~11头。产仔数为低遗传力性状,本品种选育基本无效。因此,我国地方猪种的高繁殖力性状就更加显得重要。养猪技术先进国家,都竞相引进我国的太湖猪和东北民猪与本国品种杂交,以期利用我国猪种的高产基因。

中国地方猪种与外国猪种比较,还具有乳头数多、发情明显、受胎率高、产后疾患少、护仔能力强、仔猪育成率高等优良繁殖特性。

2.肉质好

中国地方猪种虽然脂肪多,瘦肉少,但是肉质显著优于外国猪种。国外一些高度培育的瘦肉型品种和品系,劣质肉(PSE肉,即肉色苍白、质地松软、切面渗水)发生率很高,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改良肉质已成为目前猪育种工作的重点。而中国地方猪种肉质优良,据陈润生(1987)综述10个地方猪种的肉质性状,没有发现PSE肉,肌肉嫩而多汁,肌纤维较细,密度较大,肌肉大理石花纹分布适中,肌纤维间充满脂肪颗粒,烹调时产生特殊的香味。这一特性将成为我国猪肉竞争国际市场的优势条件之一。

3.适应性强

中国地方猪种比任何外国猪种都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地方猪种具有良好的抗寒能力、耐热能力、抗病能力以及对低营养的耐受能力和对粗纤维饲料的适应能力。用氟烷测验测定猪的应激敏感性,没有发现中国地方猪种出现氟烷阳性的报道。而外国猪种氟烷阳性发生率相当高,如荷兰皮特兰达94%,德国皮特兰87%,法国皮特兰31%,丹麦长白为7%,英国长白11%,瑞士长白20%,瑞典长白15%,法国长白17%,荷兰长白22%,德国长白68%,比利时长白86%,荷兰约克夏为3%,美国汉普夏2%。氟烷阳性猪遇到应激因素的刺激,绝大部分猪会发生应激综合征(PSS),由此而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我国地方猪种与外国猪种相比,虽然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但缺点也是明显的,如肥育猪生长较慢,单位增重消耗饲料较多,瘦肉率低,皮厚等。所以,中国地方猪种不能直接用于育肥。

中国地方品种猪有100多个品种,但由于外来品种的侵入,中国地方品种猪已经存栏量越来越少,个别品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依据《中国猪品种志》记载,现存栏量较大或具有代表类型的品种共48个。依据养殖地区可分为:华北型:主要品种有黄淮海黑猪,东北民猪,八眉猪,汉江黑猪,沂蒙黑猪,中牟猪等等;华南型:主要品种有两广小耳猪,粤东黑猪,海南猪,滇南小耳猪,蓝塘猪,五指山猪,香猪等;华中型:主要品种有宁乡猪,两头乌,湘西黑猪,金华猪,杭猪,赣中南花猪,武夷黑猪等;江海型:主要品种有太湖猪,姜曲海猪,东串猪,虹桥猪,台湾猪,皖南黑猪,桃源黑猪等;西南型:主要品种有内江猪,荣昌猪,关岭猪,白洗猪,乌金猪,成华、雅南猪,湖川山地猪等;高原型:主要品种有藏猪,阿坝猪,合作猪,互助猪等等。

中国地方猪种的种质特征:1、繁殖力强;2、抗逆性强;3、肉质优良;4、生长缓慢、早熟易肥、胴体瘦肉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