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防止猪发生传染性疾病,要做好管理、防疫和消毒三方面的工作。
1.管理措施
(1)进行全场的封闭式管理,减少人员来往。
(2)调整饲料,增加免疫增强剂(如黄芪多糖等),补充维生素,增强猪只机体抵抗力。
(3)提高警惕关注疾病流行发展情况,确保本场安全。
2.免 疫
(1)有条件的猪场进行猪瘟抗体、伪狂犬抗体等检测。抗体检测不合格的立即补注疫苗。
(2)在进猪后,对猪进行一次紧急预防注射,特别是猪瘟。
关于蓝耳病的免疫问题及防制措施:
为了安全起见,最好不在猪场使用弱毒疫苗,特别是在那些还没有得到正确诊断的猪场,禁止使用。严禁使用弱毒疫苗的三大猪群:PRRS阴性猪群、妊娠母猪、育龄公猪谨慎使用蓝耳病疫苗。研制PRPSV灭活苗是今后努力的方向,现在的毒株灭活疫苗,保护率可达70%~80%。第二代疫苗包括重组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一旦研制成功,则可有效地解决PRRS弱毒苗的安全性问题和灭活苗效能的不确定性问题。目前我国控制本病主要为综合防制措施。
3.消 毒
(1)预防性消毒(日常消毒):根据生产的需要在养猪场所制定的常规性的定期消毒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定期向消毒池内投放、更换消毒剂;对栏舍、道路、猪群的日常消毒;临产前对产房、产栏及临产母猪的消毒;仔猪的断脐、剪耳号、断尾、阉割时术部消毒;医疗器械、体温表、注射器、针头、手术器械的消毒;饮水及其空气的消毒;进出人员及其运输的消毒。
(2)临时消毒(随时消毒、即时消毒):当猪群中有少数猪发生一般性疫病或突然死亡时,为了防止患猪扩散或传播病原体对患病动物的排泻物、分泌物、接触的场地,用具及其工作人员所进行的局部强化消毒。
(3)终未消毒(大消毒):采用多种消毒方法,对全场或部分猪舍进行全方位的彻底清理与消毒。
患猪痊愈、转移或死亡而离开栏舍后;传染病流行初期;疫病流行平息后,准备解除封锁前。
带猪消毒:一般是指在疫病流行期间,使用毒性较小,刺激性较低的消毒剂对畜禽机体体表和养殖环境同时进行喷雾消毒的过程。载体喷雾消毒对呼吸系统感染,如胸膜肺炎、支原体肺炎、猪流感、多杀巴氏杆菌病(猪肺疫)、萎缩性鼻炎、链球菌病、沙门氏菌病发病防治效果更明显
上一篇: 何为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下一篇: 行政许可证件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