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地制宜,搞好麦田分类指导。对缺苗断垄的地块,应及时搞好查苗补种工作。补种时间越早越好,为促进小麦早出苗,应先将种子催芽后再补种。补苗地块可于小麦三叶期后疏密补缺,进行移栽,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节”为宜,栽后浇水,以利成活;对于晚播弱苗麦田,可在11月中下旬至12月初及早浇水,并结合浇水亩追10公斤左右尿素,以促进生长,促弱转壮;对于吊根苗、旺长苗、群体过大苗,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的地块,要进行冬前镇压,压碎坷垃,密封土壤裂缝,抑制小麦地上部生长,提墒保墒。对于播种偏早的旺长麦田,要做好化学调控,尽早叶面喷施“壮丰安”等化学调节剂,以延缓麦苗生长,控旺转壮。一般亩用量30—40毫升,兑水30公斤,叶面喷雾,连续使用2—3次,每次间隔7—10天。小麦冬前划锄可松土保墒,改善土壤透气情况,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肥料分解,有利于分蘖和根系生长,增加有效分蘖。各类麦田都应进行冬前划锄。
二、浇好越冬水,酌情追肥。越冬水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防止小麦冻害死苗,并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还可以踏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因此,一般麦田,尤其是悬根苗,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及秸秆还田的地块,都要浇好越冬水。但墒情较好的旺长麦田,可不浇越冬水,以控制春季旺长。浇越冬水的时间要因地制宜。浇越冬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量不宜过大,但要浇透。浇水后要注意及时划锄,破除土壤板结。
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亩,兑水25公斤喷雾防治;对禾本科杂草重的可用3%世玛乳油每亩25—30毫升,兑水25公斤茎叶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可用以上药剂混合施用。
四、加强预测预报,做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要加强与气象部门联系,关注天气动态,狠抓防御措施落实。指导农民积极做好各种自然灾害的防御,力保小麦能够安全越冬。
五、严禁放牧啃青。小麦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小麦刚恢复生长时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冬前或者冬季放牧会使这部分绿色面积遭受大量破坏,容易加重小麦冻害,甚至会造成麦苗大量死亡,造成减产。要进一步提高对牲畜啃青为害性的认识,做好宣传,加强监管,坚决杜绝牲畜啃青现象。
上一篇: 柴鸡蛋和蛋鸡场产的鸡蛋营养价值一样吗?
下一篇: 宠物犬、猫发生支气管炎的病因是什么?